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黑夜时低至-183℃。为获取工作动力,“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读“玉兔号”月球车和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
    “玉兔号”月球车的工作动力,来源于接收图中对应的哪个辐射(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份联考地理试卷
  • 2. 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下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右图,气温在10℃时,1m3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气温应上升(   )
    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40℃,相对湿度是50%,如果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约80%,箱内温度应调节至约(   )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知,在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其一般规律是(   )

    ①气温低,相对湿度小②气温高,相对湿度小③清晨相对湿度最大④午后相对湿度最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梧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卷(文)
  • 3. 下图示意某地高空等压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a、b、c、d四点的气压值(P为气压)比较,正确的是(   )
    甲、乙两点相比(P为气压,T为气温),正确的是(   )

    ①P甲﹥P乙②P甲<P乙③T甲﹥T乙④T甲<T乙

    b、d两点大气运动(↑为垂直向上运动,↓为垂直向下运动),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4. 湍流显热交换是指地—气之间通过对流(包括乱流)作用进行热量交换,会引起空气温度变化;水分潜热交换是指水汽蒸发(蒸腾)、凝结时所引起的地—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不会直接引起空气温度变化。下图为呼伦贝尔草原白天开垦地和草地地面温度的平均变化示意图。每年的4~5月份,草原的开垦地形成扬尘,到达草地上后,就很快衰减和消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草地与近地层空气的热量交换形式分别是(   )

    ①开垦地—水分潜热②开垦地—湍流显热③草地—湍流显热④草地—水分潜热

    开垦地与草地之间扬尘量最大的时段是(   )
    扬尘到达草地后很快衰减和消失,是因为草地(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合测评地理试卷
  • 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秋冬季节出现在美国加州南部山谷中的季风“圣安娜风”,来自内陆荒漠地带,极度干燥,易于引发山火,当地人称作“魔鬼之风”。2017年10月16日,加州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特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将近22万2千英亩、约合近900平方公里,17处山火燃烧点,这场大火彻底夷平了相当于一座纽约市大小的土地。(注:纽约市的土地面积为789平方公里)。

    分析“圣塔安娜风”的形成过程。
    说明图示地区北部沿海低地受“圣塔安娜风”影响较小的主要自然原因。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圣塔安娜风”引发的火灾导致当地损失严重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阶段检测地理试卷
  • 6. 图1为2021年11月8日某时刻某区域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图2为虚线框内不同高度气温分布状况图,I、II、III代表不同高度,a-h为气温数值。完成下面小题。

    造成甲乙两地风力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正确表示图1中虚线框内由近地到高空排序或气温数值大小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焚风指干燥空气作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太行山东麓焚风对处于生长发育后期的小麦影响较大。

    材料二:下图左为石家庄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下图右为太行山东麓焚风出现次数的日变化图。

    从地形和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太行山东麓焚风效应强的原因。
    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太行山东麓焚风夜晚频次高的原因。
    太行山东麓干热风可能引发(填次生灾害类型),并从农业生产技术角度提出减轻该地区小麦干热风危害的预防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Z20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暑期赴甘肃进行考察,下图示意祁连山北麓绿洲及周边地区。

    依据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张掖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学生在图甲所示采样点的某处无人干扰土地进行采样,测量土壤湿度随深度变化数据,并绘制连续两日不同深度土壤湿度变化图(图乙)。


    据图乙说出“逆湿”发生的主要时段及深度,并分析成因。
    同学们发现坡地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图丙)。当地人们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创造了“砂田”这一耕作方式。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说明采用“砂田”耕作方式对种植西瓜的好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9. 下左图为某区域略图,右图为ab沿线不同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示意图,其中①为地形要素,右图中②、③、④分别表示(   )

    A: 年太阳辐射、年降水量、年均温
    B: 年均温、年太阳辐射、年降水量
    C: 年均温、年降水量、年太阳辐射
    D: 年太阳辐射、年均温、年降水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徐闻是全国最大的菠萝产区,2018年菠萝滞销严重,后来由于我国政府限制了菠萝进口量,同时当地利用催花技术控制花期,菠萝销售很快扭转,销量占到全国的40%以上。

    材料二 雷州半岛以“雷”著称,年平均雷暴日数近90天,其中7月至8月是雷暴高发期。

    影响扭转徐闻菠萝销售状况的主要因素有,催花技术的应用使菠萝生产的性减弱。
    从大气运动的角度,分析雷州半岛夏季多雷暴天气的原因。
    从个人防护的角度,简述防雷电灾害的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测试地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