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图为某时刻亚洲东部天气形势图,完成下列问题。

     

    未来几天甲地的气温将。与丙地相比,乙地风力原因是 。
    丁岛处于板块的消亡或生长)边界,A 洋流对丙岛气候的影响是
    与丁地相比,乙地冬季气温;丁附近渔场形成原因为
    此时戊地的风向是,简析戊地夏季风形成过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a9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2. 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上午、午后、夜间及清晨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丁曲线愈接近地面气温愈高的原因是 (   )
    图中四条曲线中最可能是清晨的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的是 (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屯溪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3. 雾凇的形成,需要冬季寒冷漫长,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且大气保温作用弱。“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是吉林雾凇的真实写照。吉林雾凇观赏区有“夜看雾,晨看挂”之攻略。读“吉林市雾凇景点分布图”和“甲、乙、丙、丁四地表层水温统计表”,完成下列小题。

    当地“雾”“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晴朗的夜间 ②江水温度较低 ③凌晨气温明显下降 ④江水温度较高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河湖岸边,不能满足雾凇形成条件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屯溪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4. 蜃景是一种气象景观,是在水面或陆面上空的稳定大气层中,由于垂直方向上空气密度显著差异形成的一种幻景。当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此即“上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而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此即“下蜃景”。遇到大风吹来时蜃景瞬间消失。据此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最易出现“上蜃景”的时间段及地点(   )
    大风吹来时蜃景消失是因为大风(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 5. 下图为我市元旦期间某地草莓塑料大棚图,回答下列小题。

    塑料大棚主要改善了农业生产的:(     )
    塑料大棚农业运用的原理类似于(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6. 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局地风系。山风、谷风携带水汽多少受源地影响校大。天山北坡某气象站(海拔1900米左右)山谷风现象明显,空气湿度日变化显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气象站山风的风向是(   )
    该气象站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7.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市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市区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的。下图为北京市四季热岛强度平均一天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     )
    夏季一天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是(    )
    减弱北京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

    ①增加市区绿化面积 

    ②机动车限行 

    ③冬季市区利用地热采暖 

    ④道路铺设渗水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濂溪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8.     2020年2月,持续燃烧了5个月的澳大利亚山火终于熄灭了,它所产生的浓烟飘过1.1万公里,抵达智利沿海。每次火灾过后,率先吐枝发芽呈现生机的是桉树,它根系深,生长迅速,由此逐渐取代其它树种而成为优势树种。同时由于其遮挡阳光,会导致矮小的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澳大利亚的火灾分为两类,以发生地的地形命名为山地火和平原火,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桉树在林区中比重越来越高,这对澳大利亚带来的影响是(   )
    飘至智利上空的浓烟会造成(   )

    ①大气逆辐射减弱②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③该国洪灾频发④低纬度较高纬度降温更明显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年高三地理高考一模试卷(文)
  • 9. 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时,白天气温一般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表物质吸收太阳辐射能                        ②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

    ③地表物质吸收大气辐射能                        ④大气吸收地表辐射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嘉定区2020届地理高考二模试卷
  • 10. 下图示意教室内外空气流动方式。据此完成下题。

    冬季,教室内外的空气流动方向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三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