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向。
    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运动,再形成运动。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
    B、C,b三个地方,哪一地容易形成阴雨天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2. 下图阴影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回答下面小题。


    甲、丙两处的风向(考虑地偏力的影响)分别是(  )
    目前,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②减少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③避免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  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下图中正确表示上图中乙处等压面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3.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
    与青藏高原小麦穗大粒饱,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
    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主要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4.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    )

    A: 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B: 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
    C: 到达地面的③减弱
    D: 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统练试卷
  • 5. 读沿30°N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②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于①、③两地的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地转偏向力
    B: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冷热不均
    C: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面辐射
    D: 风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会宁县五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10月月试卷
  • 7.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辐射
    D: 大气逆辐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会宁县五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10月月试卷
  • 8.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拟,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读下图,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

    A: 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③<④
    B: 甲地多晴朗天气
    C: 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 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会宁县五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10月月试卷
  • 10. 熏烟驱霜是指晚霜来前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左图所示,右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  )
    右图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