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热力环流图中,正确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 2.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D>C>A>B
    B: A>B>D>C
    C: C>D>A>B
    D: C>D>B>A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 3. 气温垂直递减率反映大气随海拔高度上升过程中气温的变化情况,一般在对流层内,气温垂直递减率约0.6℃/100m。研究表明,空气湿度和山谷风共同影响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地区气温垂直递减率。下图示意喜马拉雅山北坡4001-4301m(简称北坡低海拔区)和4301-5750m(简称北坡高海拔区)两段高程内的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大部分时间内,北坡高海拔区的气温垂直递减率低于低海拔区且年内变化较小,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区(  )
    山谷风对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地区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影响是(  )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深圳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
  • 4.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曲线①~④代表的地物分别可能是(  )
    该图显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眉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5. 图一、图二分别是我国某城市四个辖区最近10年不同季节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城市增温效应最明显的季节是(  )
    该城市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可能导致市中心(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读山东半岛7月陆风转海风(A)与海风转陆风(B)时间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山东半岛海陆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中a、b、c、d四地,海陆风向内陆扩展最慢的是(  )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 7. “枸杞、蔬菜、羊”是格尔木的三大主导产业,下图是格尔木各月日均最高气温和日均最低气温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格尔木日较差最大的月份及原因是(  )
    关于气温对格尔木三大主导产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 8. 一位地理爱好者去北半球沙漠地区旅游,发现绿洲附近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反向的特征。读沙漠地区绿洲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夜晚M地的风向为(  )
    造成该地区风向昼夜反向的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
    简述10℃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
    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概述沿40°N纬线该山体林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深圳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
  • 10.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上学期阶段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