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左图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将某地区一次火山喷发事件T0至T3等四个时间的卫星影像,加以分析绘制成的火山灰蔓延示意图;下右图是该地区五个小区域,在T0至T3等四个时间的火山灰云层分布状况。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火山灰云层不同时段的分布状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该地区盛行(  )
    该次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近地面大气(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学考)试卷
  • 2. 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地—气系统中存在热量收支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中(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 3.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从局地热力环流考虑,甲地夏季的盛行风为(  )
    以下关于甲地风能开发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学考)试卷
  • 4. 下图为某城市3月底的平均气温及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梨花最早开放的地点是(  )
    城市广泛采用种植草木的绿色屋顶,将(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 5. 左图显示的是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右图为大气主要受热过程模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
    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受热状况的突出特征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 6.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内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 7. 下图为某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若该图表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 8. 地形影响光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可能的是(  )
    若a为12°C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康杰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2017年第3号台风“南玛都”于7月1日晚生成,气象部门对其进行跟踪监测,下图为中央气象台7月3日6时发布的两条消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消息①和消息②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
    7月3日5时,台北的风向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 10.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相似的是(  )
    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  )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毕业班摸底考试文综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