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宁省盘锦市地处渤海之滨的辽河三角洲,平均海拔4m,是我国重要的水稀产区,入海口处有30万公项的湿地。该地水稻生长周期约158~170天。盘锦大米品质优良,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之一。盘锦市是率先在全国提出“互联网+认养农业”模式,经营以盘锦大米为代表的系列农产品。认养的水稻生产全程托管给当地农民,认养地安装了360°可视化系统,认养人可通过手机APP随时监测水稻的生长情况,不仅可以“看着自己种的东西长大”,还能吃到自己定制的健康大米。下列两幅图分别为盘锦位置图和气候统计图。

    简述盘锦湿地的生态功能。
    分析冬季盘锦气候特征对水稻种植条件的有利影响。
    从当地农民或消费者角度,说明盘锦实施“互联网+认养农业”经营模式的好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黔西南州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2. 贝加尔湖平均湖泊面积3.15万Km2,总蓄水量达23.6万亿m3,平均水深730m,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每年有5个多月的结冰期。入湖河流达300多条,其中色楞格河贡献的水量最多,仅有安加拉一条河流输出。每年2-3月,贝加尔湖会出现奇妙的冰裂景观——湖面上的冰层裂痕纵横交错、精巧别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打卡。下图示意贝加尔湖冰裂及其地理位置,读图后完成下面小题。

    对贝加尔湖冰裂现象的形成过程,解释正确的是(   )
    内蒙古东部水资源短板严重制约了其煤、铁、有色金属等资源禀赋优势的发挥。有学者提出从贝加尔湖引水到内蒙古东部,但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反对者的理由最可能是(   )

    ①地势南高北低,运行成本高②沿线蒸发损耗大③线路太长,投资成本高④沿线冻土广布

    在图示范围内,相对于色楞格河,安加拉河(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联考试卷
  • 3.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自然资源可能是(   )
    该自然资源分布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呈东北-西南狭长分布,湖长93km,平均宽度32km,湖水面积2339km2。、新开河位于呼伦湖东北部,河长25公里,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变化的制约,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呼伦湖水量处于不增不减的平稳状态。湖区盛行西北风,风力资源丰富;西岸地势高于东岸且坡度大,多陡崖;东岸多沙丘带分布。近几年沙丘带逐步扩大东移。呼伦湖盛产的呼伦贝尔白鱼肉质鲜美,价值高,每年12月-次年3月呼伦湖实行大规模冬捕。下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周围水系。

    分析呼伦湖在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期间水量稳定的主要原因。
    分析呼伦湖实施大规模冬捕原因。
    分析呼伦湖东岸沙丘带的沙源并描述东岸沙丘带的形成过程。
    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潮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5. 卓乃湖地处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腹地,湖区多大风。2011年9月,卓乃湖因多年水位持续上升发生溃决,自此该区域风沙活动逐渐频繁。下图为卓乃湖溃决后形成的沙漠化范围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推测卓乃湖区域全年主要风向为(   )
    卓乃湖湖区风沙活动频繁的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2021届高三地理2月质检试卷
  • 6. 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下图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泥炭沼泽森林被开发成油棕林的最有利条件是(   )
    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后,将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上饶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7.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随倒淌河流向发生变化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夏季青海湖流域风力最小,湖水表层平均温度约为16℃,底层平均温度约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下图示意青海湖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倒淌河流向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
    冬季,对青海湖描述可信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鄂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地,其核心区面积约170 平方千米,目前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干流流经该湿地时流向发生改变。图为若尔盖湿地位置示意。

    指出图示区域黄河干流的大致流向。
    说明图示区域湿地广布的原因。
    简述若尔盖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9.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承纳赣江等五大河来水,并由湖口注入长江,其水位涨落受五河及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图1是“鄱阳湖流域示意图”,图2是“鄱阳湖与长江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

    说出鄱阳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据图2简述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补给关系特点,并分析原因。
    围湖造田是将湖泊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这将影响该区域地表径流,加快湖泊沼泽化进程。

    分析围湖造田加快湖泊沼泽化进程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其造成的主要危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尕拉拉错位于巴颜喀拉山主峰附近,地处无冰川分布的多年冻土区,地势相对平坦开阔,发育了大片沼泽,是黄河源区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下图)。考察发现,在高原不断抬升的背景下,流经该区域的河流与沼泽萎缩有着直接的关系。

    说明高原地形与黄河源区沼泽形成的关系。
    请对恢复该地沼泽提出合理化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