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材料一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生物群落,被称为“海岸卫士”。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东南亚国家利用红树林进行水产养殖。
材料三广东湛江拥有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图为广东湛江位置示意图及湛江局部红树林分布示意图。
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①冬季温和多雨 ②人类活动少,环境好
③食物来源充足 ④水质好,无捕食动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多分布在我国渤海与黄海沿岸 ②根系短小不发达
③多分布在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 ④以喜盐植物为主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的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接处。保护区内天然植被群落保护完好,森林草甸植被和湿地沼泽基本处于原生状态,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个生物基因库,也是河北省最有生态资源保护价值的保护区之一。下图为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倒淌河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青海湖逐渐演变为咸水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了约3米,但从2005年开始,受高原暖湿化气候加剧的影响,导致青海湖水位持续上升,近14年间上升了2.37来。如图示意青海湖地理位置。
①显著增加城市供水②利于区域蓄洪防旱
③改变当地气候类型④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高原东南部,是南美洲第二大河流。巴拉圭河是其重要的支流之一,巴拉圭河流经巴拉圭盆地,流域内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潘塔纳尔湿地,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集中地。巴拉那河流域水量充沛,河口处年平均径流量为1.74万立方米/秒,从源头到巴拉圭河河口处为上游,上游流经丘陵和山地,多石滩;中游多峡谷,落差大,河道弯曲;下游河段及其支流流经平原地区,水量季节变化较大。阿根廷出口谷物的商船经常在巴拉那河下游河段搁浅。下图示意巴拉那河流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情况。
①生态退耕②建立自然保护区③南水北调④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⑤铺设防渗地膜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