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咸海是位于中亚半干旱气候地区的咸水湖,湖水主要依赖阿姆河和锡尔河补充。上世纪四十年代苏联提出了“自然改造计划”,在咸海地区建设防风固沙林、导入牧草轮作,并在该地区修建灌溉水利工程。目前,咸海面积已经比1960年衰退了90%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咸海面积缩小给这一地区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

    ①流域风沙活动增强②湖泊周边温差增大③气候条件变得干旱④湖中鱼群密度增大

    为防止咸海湖面继续缩小,对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由于咸海湖面缩小,多个国家开始拆除该流域内河流上的大坝。与拆坝前相比,可能会出现的变化有(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开学联考试卷
  •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江源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湿地。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冬虫夏草又叫中华虫草,是青藏高原独有的虫和草结合在一起生长的珍稀野生奇特物种,一般3~5年才能长成,且温度高于20℃就不能生长;主要长在海拔3000~5000m的阴坡、半阴坡的灌木、草甸中。青海虫草产量大,占我国总产量的60%~70%,主产区为玉树自治州和果洛自治州。每年夏季,数以万计的“大军”进入青藏高原采挖虫草。下图为青海省略图。

    推测目前三江源地区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说明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库姆塔格大沙漠东沿,与罗布泊相邻,是一个极为典型的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有大面积的原始天然植被和湿地及丰富的珍稀野生动物。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库姆塔格沙漠正以每年3~4m的速度不断东移,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成为阻挡库姆塔格大沙漠东扩的强有力生态屏障。近年来,西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下图为1980~2013年西湖保护区湿地演化过程示意图。

    指出1980~2013年西湖湿地的演变特征。
    说明影响西湖湿地演变的主要因素。
    推测西湖湿地退化产生的不利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江淮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开学联考试卷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西省属于长江经济带,境内的鄱阳湖湖盆由地壳下陷而成,平均水深只有6.4米,图一为江西省鄱阳湖水系简图。

    材料二鄱阳湖是赣江、修水、抚河等五河入江的“汇水中心”,控制着该流域与长江水量吞吐平衡。图二为流域形态与洪水过程关系图,赣江上中游流域形态呈条带状(如①所示),鄱阳湖周边水系流域形态总体呈圆形(如②所示)。2020年夏季该流域的大洪水,退圩(田)还湖工程有效的减轻了防洪压力。

    简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提出的地理背景。
    分析鄱阳湖水面“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形成原因。
    从地形和流域形态特点,分析鄱阳湖平原易发生特大洪水的原因。
    从人地关系的变化评价鄱阳湖地区圩田建设的“功”与“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地理2月月考试卷
  • 5. 下表为不同植被覆盖度的沼泽6月-10月日均蒸发量及水面蒸发量表(单位:mm/d).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沼泽1(90%)

    沼泽2(70%)

    沼泽3(40%)

    沼泽4(10%)

    水面

    6

    9.9

    7.9

    6.6

    4.0

    3.1

    7

    12.5

    8.5

    6.3

    3.5

    3.4

    8

    11.1

    9.7

    6.4

    3.5

    3.5

    9

    6.6

    6.0

    5.3

    2.9

    2.7

    10

    4.5

    5.0

    3.8

    2.0

    2.0

    平均

    8.9

    7.6

    5.7

    3.2

    3.1

    注:表内百分数表示植被覆盖度

    据表可得(   )
    据表分析,有植被覆盖沼泽湿地较纯水面(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地理开学联考试卷
  • 6. [选修6:环境保护]

    无瓣海桑为乔木,约15~20m高,原产孟加拉国,为潮间带上红树林群落的一员,速生,寒潮影响时落叶严重。1999年起我市在淇澳岛自然保护区内引种了无瓣海桑,红树林湿地面积迅速扩大。2008年初的寒害使无瓣海桑几乎全部冻死,当年补种,几年后又迅速成为优势种群。2017年起,该保护区开展了红树林种群优化试验,减少无瓣海桑,增加种植秋茄、木榄和桐花树等本土树种。

    请推测2017年以后该保护区大幅削减无瓣海桑种植的原因。
    分析开展红树林种群优化试验对该保护区生态保护的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地理第一次质检试卷
  • 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海拔1875~2106m,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

    据图判断西大河的流向,并说明理由。
    从地势、地貌景观等角度列出甲断层的存在依据。
    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地理第一次质检试卷
  • 8. 岱海流域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内陆封闭型小流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392mm.近年来,岱海的生志环境进一步恶化。下图为“岱海流域及具周边环境变化示意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岱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针对岱海面积变化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七市(徐州南通宿迁淮安泰州等)2021届高三下学期地理高考一模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荆江段南岸。洞庭湖南有“四水”(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入湖,北有长江来水经“三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汇入,周边有汨罗江等中小河流直接入湖,经洞庭湖调蓄后由城陵矶注入长江,形成复杂的江湖水系格局。2020年10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开展了“洞庭湖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课题研究。

    材料二 下图为“洞庭湖流域水系示意图”。

    研学小组成员调查发现,洞庭湖水位季节变化显著。结合水循环过程,指出影响其水位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1966年前,人类活动对洞庭湖流域径流量影响有限。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1956~1966年“四水”和“三口”月平均流量变化图”。比较“四水”和“三口”流量高峰出现的时间差异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据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下荆江裁弯取直对洞庭湖水文特征有显著影响。简析其对缓解洞庭湖洪涝灾害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七市(徐州南通宿迁淮安泰州等)2021届高三下学期地理高考一模试卷
  • 10. 生态红线是指对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严格管理的空间边界线。下表为2014年南京市部分生态红线区域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类型

    总面积(km2)

    类型

    总面积(km2)

    风景名胜区

    373.16

    生态绿地

    134.70

    洪水调蓄区

    32.61

    饮用水水

    源保护区

    221.85

    森林公园

    211.30

    重要湿地

    127.4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保护生态红线区对南京城市环境的意义(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4.2-4.3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