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图为中亚地区咸海1985年7月、2015年7月的湖面遥感影像图(同比例)。完成下列小题。

    30年间,南咸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南咸海面积变化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联考试卷
  • 2. 马拉开波湖区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地区,除北部沿岸年降水量不足 500 毫米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 1500 毫米以上。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导致马拉开波湖区高“湿”的主要原因是(   )
    马拉开波湖(   )
    马拉开波湖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有(   )

    ①河流注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饵料丰富 ②低纬地区光热充足,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③湖区面积广大,为鱼类生存提供广阔空间 ④湖区与外海相通,寒流和暖流在此交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3.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一组是(   )

    ①塔里木河 ②滩涂 ③青海湖 ④水稻田 ⑤渤海

    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唐山遵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4.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科研所对我国东北某省M区域的湿地环境进行了考察研究。科研人员在针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气候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30年来该区域内7月平均降水总体趋势在减少,7月日平均气温在升高,湿地的“冷湿”效应正在逐渐向“暖干”方向转变。左图示意研究区域,右图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

    据图简要说明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原因。
    推测30年前该地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的主要原因。
    针对该区域环境的变化,科研人员将有可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得到落实当地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哪些改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5.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然而进入21世纪初,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一项远比当年开发“北大荒”意义更深远的战略决策:停止湿地开荒,拯救黑土地,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退耕还林。

    材料二图甲是东北地区土壤分布示意图,图乙是东北地区土壤垂直剖面示意图。

    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
    举例说出沼泽的主要生态功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定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6. 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
    A: 三峡水库
    B: 海南岛红树林
    C: 长湿水稻田
    D: 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理)
  • 7.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系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1~11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值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超出了鱼类生存极限。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减少 

    ③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pH值上升 

    ⑤工业生产如采矿、洗矿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 

    ⑥湖区周边林地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关于保护红碱淖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利于调节气候 

    ②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③利于调节河流径流 

    ④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⑤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8. 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大兴安岭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
    三江平原土地肥沃,但国家明令停止开垦,主要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9. 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折线图(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该流域湿地与干燥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黄河下游流域的干燥度主要在 1.5~3。有关黄河下游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10. 下图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 题。

    图中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破坏后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
    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