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分布,下表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据材料回答 下列小题。

    有关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法不合理的是(     )
    湿地变化对该区域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

    ①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 ②植被覆盖率下降

    ③土壤侵蚀加剧 ④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减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萨斯喀彻温河—纳尔逊河和丘吉尔河(下图)都是加拿大发源于西部  落基山脉、注入哈得孙湾的河流,在河口地区聚集了丰富的鱼类及海豹、北极熊、白鲸等哺乳动物。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马尼托巴水利公司兴建了丘吉尔河引水工程,把约 80 的丘吉尔河的流量引入纳尔逊河,集中开发纳尔逊河下游的水能资源。

    从气候和地形角度, 分析哈得孙湾沿岸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说明南印第安湖以下河段丘吉尔河的水文特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3. 下图为俄罗斯两大主要河流的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两大河下游地区都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沼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叶尼塞河的含沙量大于鄂毕河,是因为叶尼塞河(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宣城市七校联考(郎溪、旌德、广德、泾县、绩溪、宣城二中等)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4. 下图为“扎龙湿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黑龙江省近年来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省桂林市逸仙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文)
  • 5.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省柳州市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6. 甲图所示地区是著名的棉花产区,乙图是甲图中M城的气候统计资料。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关于M城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
    关于图中沼泽的形成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千米。这里生态资源丰富、 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有“杭州之肾”之称。

    材料二 西溪湿地经历了汉晋始起、唐宋发展、明清全盛、民国衰落等四个演变阶段,湿地面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千米,逐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方千米。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整个杭州市的市民都将受益匪浅。

    试分析西溪湿地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上的绿地更具环境效益。试分析城市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积极作用。
    西溪湿地从兴到衰再到目前开始实施综合保护工程,试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地区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潘塔纳尔湿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生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近年来,随着人类过度占用资源,潘塔纳尔湿地接近99%的土地被私人拥有,改造开垦湿地,用作农耕及经营大牧场。保护湿地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材料二:R河流流域示意图和甲地气候统计图,乙处河段洪水期为5月~6月。

    简析甲处湿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的原因。(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
    说明乙处河段洪水期形成于5月~6月的原因。
    阐述甲处湿地鸟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运用整体性原理,说明潘塔纳尔湿地被破坏可能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9.     2017年12月6日,为恢复原生态环境,洞庭湖自然保护核心区最后一棵欧美黑杨被砍伐清理。源自欧美的黑杨,喜湿,生长快,适应性强,适合生长在河岸、河滩区域,自从欧美黑杨被引入洞庭湖地区栽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极大地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绿色荒漠”景象,同时降低了湿地的行洪能力。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结合所学知识,以下对洞庭湖的湖水面积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欧美黑杨迅速扩张造成了“绿色荒漠”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
    洞庭湖洲滩等湿地大量种植黑杨导致湿地蓄洪行洪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10.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①大东湖水系;②武湖水系;③府河水系;④后官湖水系;⑤青菱湖水系;⑥汤逊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
    武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  )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调节径流,减少洪灾 ③提供供水和航运之便 ④土地后备资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