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内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 国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截止2017年2月21日,青 海湖面积从 2001 年以来连续 16 年面积持续变大,达 4583平方公里。下图为青海湖位置示意图。

    推测青海湖面积持续16年扩大的原因。
    简析青海湖面积的持续增加的影响。
    简述青海湖面积的持续增加的生态环境效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市地区普高联谊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2. 读德国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鲁尔区位于图中的(   )
    图示北部沼泽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

    ①美化环境    ②保持生物多样性   ③旅游观光    ④涵养水源    ⑤改善航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3. 读我国广西某区域水系示意图(下左图)及丙湖泊与乙河水位变化图(下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示甲河段平均流速最慢的月份是(    )
    该区域(     )
    若泥沙淤积造成丙湖大面积萎缩,则(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示范性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4. 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较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沼泽航道较浅.水深变化大.水面布满植物.给航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改善航运条件,20世纪80年代某国修建了琼莱运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苏德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苏德沼泽面积最小的时段是(     )
    琼莱运河建成后(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冀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5. 博斯腾湖水城及湖滨区历史上曾经是湖泊星罗棋布,湖水烟波浩渺’沼泽植被繁茂,芦苇丛生的地域。下图示意博斯腾湖及周边地区。图示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沼泽等湿地面积急剧萋缩。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90年至2010年,图中沼泽等湿地面积急剧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干旱少雨,蒸发量巨大                ②过度开垦湿地

    ③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大,入湖水量锐减        ④城镇工业、生活用水量大,浪费严重

    针对湿地面积萎缩问题,需要(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海南省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6. 夏日的东北平原,如汐似潮的绿色铺向天际,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二道河农场万亩大田里,齐刷刷的稻苗迎风摇曳,农用“银鹰”低飞在作物上空喷洒叶面肥……在中国的东北角,清晨最早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农业现 代化的曙光初现!读“我国东北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关于图中A,B两地区的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

    ①A区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B区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限制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盐碱化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A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新中国成立后,图示湿地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
    下列有关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正确的是 (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7.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 3-4 月,它们离开非洲南部越冬地,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之一。欧洲白鹳在长距离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高空滑翔运动以节省体力。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

    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主要的原因是(   )
    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 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是因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 8. 黑杨是一种生长在河岸、河湾的喜光、喜湿、不耐干旱和盐碱的乔木。具有木质纤维长、生长速度快、轮伐期短的特点,却有着“湿地抽水机”的称号。20世纪80年代,欧美黑杨作为造纸用林引种到洞庭湖区,巅峰时期,整个洞庭湖保护区内黑杨种植面积达到39万亩。在2017年12月,洞庭湖黑杨被大量砍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大量种植黑杨后(    )
    针对当前洞庭湖黑杨产业的发展,当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9. 乌尔米耶湖(图)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水深春季为4-6米,夏季仅1-2米。近年来,该湖面积迅速缩小,面临消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该湖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造成该湖面积迅速缩小的自然原因是(    )
    伊朗政府计划拯救乌尔米耶湖,可行的措施是(    )

    ①湖区发展渔业生产

    ②湖区实施人工增雨

    ③增加高山冰雪融水

    ④发展节水农业

    ⑤跨流域调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芦苇为多年生高大直立草本植物,冬季枯黄,来年发出新芽,有较强的耐盐能力。芦苇用途很广,是造纸的优质原料,也可用来织席、帘等。辽河三角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沼泽湿地,割苇人往往等到冬季大地封冻之后前来收割。芦苇每年收割一次,过去,收割后的苇塘会在春节前后放火“炼塘”,近年来已被明文禁止。

    材料二  下面为辽河三角洲芦苇分布图和芦苇景观图。

    概述图示地区芦苇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分析辽河三角洲割苇人选择在封冻之后收割芦苇的原因。
    简述芦苇收割后“炼塘”的利和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