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环境保护)下图示意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
    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 2. 若尔盖湿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下图为若尔盖湿地各类湿地面积变化趋势图。图示期间(  )

    A: 湖泊湿地退缩的面积最大
    B: 各类湿地面积均逐年减少
    C: 排湿放牧为湿地锐减主因
    D: 围湿造田为湿地锐减主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绿色评估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10月考试(选考)试卷
  • 3.  2016年“最忆是杭州-G20峰会国宴用瓷展”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河渚街景区内的贵山窑陶瓷艺术馆揭幕,为西溪湿地增添了不少光彩。据资料显示,西溪湿地近年来面积呈减少趋势,这引起专家和广大市民的担忧。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指出湿地的环境效应并分析西溪湿地减少的原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宜昌市县域优质高中合作体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4. 渤海湾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红腹滨鹬迁徙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21世纪以来,其全球数量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如图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2000-2010年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说出渤海湾岸线变化对红腹滨鹬生存环境的影响。
    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说出渤海湾湿地保护可采取的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 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草原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分布区。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又称草炭或泥煤,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若尔盖沼泽萎缩,土地板结硬化,风沙蔓延。下图示意若尔盖草原位置。


    分析若尔盖草原形成沼泽的原因。
    关于泥炭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人认为“泥炭是湿地的一部分,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应禁止开发”,针对这种观点,试说明理由。
    指出若尔盖沼泽风沙蔓延的治理措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6.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
    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下图,有关黄河各河段“病症”的主要成因及“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

    ①“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修筑梯田    ②“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④“脚肿”——泥沙淤积——疏浚河道、加固堤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 7. 扎日南木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高寒草原地带,湖水蔚蓝,透明度好,但水生生物少,只在湖体局部浅水区有茂密的水草和藻类生长。下图为扎日南木错等深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该湖(    )
    有水禽觅食的水域最可能是(    )
    1999年以后,该湖水位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8. 【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洪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省第一大湖,2008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与东荆河间的洼地中。湖面高程25米,面积413km²。上世纪50年代,洪湖面积达760平方公里,如今湖泊面积锐减到34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只有1.35米。

    请分析洪湖面积减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7月联合考试试卷
  • 9.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 05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

    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          ②渤海海区下沉迅速增快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    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 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西藏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10.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中华水塔”之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据测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里。这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化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后果的正确叙述有(    )

    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