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图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图。有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地“□”表示的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在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
    B: “△”表示水土流失
    C: 丙地出现“红色荒漠”是因为气候过度干旱
    D: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不会出现水土流失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模拟卷Ⅲ
  • 2. 我国每年造林约8000万至9000万亩,而每年自产木材要消耗约3000万亩森林,非法采伐、林地流失、火灾、病虫害等都使森林减少。许多地方出现“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现象。下表为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单位: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对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述合理的是(    )

    ①一般同一营造方式下降水量大的区域,成林年限较短②成林年限长短与热量关系不大

    ③同一区域封山育林的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较长④同一营造方式灌木的成林年限比乔木短

    我国是世界上植树造林最多的国家,改变“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现象的措施不可取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模拟卷Ⅱ
  • 3.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模拟卷Ⅱ
  • 4. 【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1984年一2009年新疆某县人口、牲畜增长及草场退化情况。

    牧民人口(万人)

    牲畜存栏量(万头)

    可利用草场面积(万苟')

    与80年代相比亩产草量下降率(%)

    草地退化面积(万苟)

    草地退化率(%)

    1984年

    2009年

    1984年

    2009年

    1.4

    3.1

    19.4

    65

    1800

    25〜47

    774

    43

    简述该县草场退化的原因并说明可能带来的问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广东省东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 5.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西南某省份为大力种植橡胶,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橡胶林涵水能力很差,为保证橡胶产量,需要扩大间距,控制单位面积植株数。下图为原生态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示意图。

    指出橡胶林涵养水源能力很差的表现,并分析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卷
  • 6. 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图中虚线圈内)(下图),说出近年来三江源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 7. 2016年5月14日08时~15日08时,新疆东北部和南部、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北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浮尘和扬沙天气分布特点是

    分析图中地区浮尘和扬沙天气多发的原因。

    为减轻沙尘天气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影响,应采取哪些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 8. 【环境保护】

        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传说。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成群结队地驶入了纽芬兰湾。这些渔轮夜以继日地捕捞,庞大的捕鱼网兜掠过海底,除了鱼群在劫难逃,连海底生态也被破坏殆尽。面对鳕鱼资源的枯竭,加拿大政府被迫于1992年宣布彻底关闭纽芬兰及圣劳伦斯湾沿海渔场。如今关闭已二十多年了,鱼群仍不见踪影。

        就在纽芬兰出现危机的时候,隔着大西洋相对的国家——挪威的鳕鱼也开始告急。鳕鱼捕捞是挪威北部的经济命脉,幸运的是,经过3年的痛苦等待,挪威的渔民们终于欣喜地看到了大鳕鱼群的回归。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推测挪威政府为了保护鳕鱼资源采取的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12次周测文综地理试题
  • 9. 【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示黄河段水土流失程度Ⅰ、Ⅱ区域位于黄河岸边海拔较高的二级阶梯,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施引水灌溉,造成水土流失的同时,黄河岸边低约10米的下方一级阶地也出现了严重的次生盐渍化问题。

    图片_x0020_23

    说明图示黄河阶地土壤盐渍化的形成原因。

    请你为整治黄河阶地土壤盐渍化献计献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17届高三7月月考地理试题.doc
  • 10. 【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简述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海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