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该固定沙丘(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较少

    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海南卷)
  • 2.

    【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读“人工浮岛水环境改良系统”示意图(下图),说出人工浮岛生态效益并描述它在改良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 3.

    【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长江环境保护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列举长江水利工程建设对库区及周边地区造成的生态问题。

    结合地理知识分析如何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 4.

    【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从中国引入“亚洲鲤鱼”,即四大家鱼“青、鲢、草、鳙”。它们漂洋过海,背井离乡来到北美大陆,担负起环境大使的使命。亚洲鲤鱼主要滤食河流湖泊中过多的浮游植物、水草、淡水蜗牛和危害鱼类的寄生虫。然初衰虽好,但美国人民却忽视了这四种鱼其实是四把“双刃剑”。亚洲鲤鱼繁殖能力强,本土鱼类又很难与其竞争,目前亚洲鲤鱼已成功占领美国自然水域.尤其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直逼美国动植物的庇护所——五大湖区。

    分析亚洲鲤鱼在美国本土水域大量迅速繁殖的自然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 5. 【环境保护】

    下图为某区域简图,在流域的综合开发过程中,指出A地区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并简述其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 6. 长江江豚被称为“水中国宝”,是世界罕有的淡水鲸类,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距今已生存了2500万年,被誉为“长江精灵”,无天敌,以鱼和虾类为食,由于沿岸过度的经济活动,导致近20年来长江江豚数量急剧减少,目前总量不到百条;专家估计,人类若不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长江江豚可能在15年后绝迹。

    分析导致江豚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

    简述应采取哪些措施有效保护长江江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三上期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 7. 下图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 控制人口
    B: 发展经济
    C: 保护森林
    D: 开发能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8. 将植物地上部分全部剪下,并将根系完整挖出,除去黏附的土壤,烘干(80℃)至恒重,称量样品烘干重量,可以分别计算地上、地下生物量。读新疆某地荒漠与农田地上地下生物量比较图,增大该地农田地下生物量的有效做法是(   )

    A: 种植水稻
    B: 秸秆还田
    C: 减少耕地
    D: 植树造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9. 下图中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B: 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
    C: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D: 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临川区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
  • 10. 下图中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荒漠化
    B: 次生盐渍化
    C: 沙尘暴
    D: 酸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临川区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