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读沿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1月平均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山地最可能属于(   )
    该山地(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我国在南极大陆已建成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选址奠基。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位置简图及泰山站外景图。

    分析南极大陆被称为“白色沙漠”的原因。
    分析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极端最低气温更低的原因。
    分析位于南极冰盖之巅的昆仑站适合天文观测的原因。
    试分析泰山站外形设计采用圆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
  • 3. 空气质量指数用于定量描迷空气质量状况,指数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下图为北京时间2021年5月14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图示天气系统正以30km/h的下图为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面积比重示意图,图示四个地区为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造成四个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对四个地区耕地面积差异影响最大的是(   )
    缓解甲、乙两区域人地矛盾的有效措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省重点名校(7所)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 4. 下图为末次冰期时东南亚部分区域陆地分布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加里曼丹岛四周海底地形整体坡度最陡的是(   )
    与现代相比,末次冰期时,图示区域陆地上的热带雨林分布(   )
    与末次冰期时相比,图中J山现代雨林的分布高度(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德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5.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该流域新垦区(   )
    图中县政府驻地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6. 目前我国正积极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圈”。下图示意海南岛交通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海南省在加强区域开发与国际合作、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的有利条件有(   )

    ①生物资源丰富②地理位置优越③工业基础雄厚④国家政策倾斜

    海南根据自身优势,应积极(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合考试地理试卷
  • 7.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左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据图可以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 8. 山西省黄土沟壑区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总面积5.5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35.3%。汾河是山西省的母亲河,从山西省中北部自东北向西南流。下图为山西省水土流失沟壑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山西省水土流失所属的环境问题类型是(   )
    山西省水土流失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据调查,山西省汾河流域西部水土流失最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9. 我国T县历史上以农业为主,是亚热带花岗岩丘陵地区水蚀荒漠化的典型代表,严重土壤侵蚀发生于20世纪初,至今长达100年之久。2000-2010年,T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8万公顷,治理成效显著。图1示意T县各种治理措施实施面积比例,图2示意T县各种治理措施资金投入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T县水土流失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
    T县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中最经济的是(   )
    2000年以来,T县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得益于当地(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2022届高考三模地理试卷
  • 10. 攀枝花芒果种植区由于地形原因,该区芒果多栽培在较陡的坡地,芒果园林下土壤大面积裸露,果园土壤水土流失严重。针对攀枝花地区坡地芒果园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为筛选适宜坡地果园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该地区通过工程措施(模式一)和生物措施(模式二)(下图)对坡地果园水土流失进行治理,效果差异较为显著(下表)。紫花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不仅具有较高药用价值、食用价值、生态价值,还可以做牧草。其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每年可收割2-3次。

    表:采样点某采样期两种治理措施径流样品的径流量、含沙量、有机碳含量。


    径流量(mL)

    含沙量(kg)

    有机碳(g·kg)

    模式一

    约42435

    约1.87

    约7.1

    模式二

    约22515

    约1.65

    约8.9

    与模式一相比,分析模式二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优势。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韶关市2022届高考二模地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