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如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    )

    ①改变地貌类型

    ②影响降水量

    ③破坏自然植被

    ④松动地表土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①地形坡度大②植被稀疏③降水量大④全年风大⑤土质疏松⑥冻融作用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黄士高原水士流失的成因、影响及治理措施【xm】
  • 2. 某校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开展水土流失成因探究的四次实验。四次实验中只有下表所列的条件有变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实验结束后坡面上都有残留沙土。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实验组

    实验甲

    实验乙 

    实验丙

    实验丁

    坡面坡度

    15°

    25°

    15°

    25°

    降水强度

    2mm/h

    2mm/h

    1mm/h

    1mm/h

    泥沙收集盘中的泥沙含量

    a

    b

    c

    d

    四次实验结果可能会是(    )

    ①b>a>d>c

    ②d>b>c>a

    ③b>d>a>c

    ④c>b>d>a

    在不改造的情况下,此实验器材还可以用于模拟或演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节综合训练【xm】
  • 3. 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回答问题。

    从客观上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什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从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类措施来看,图示治理措施有哪些类型?
    下图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将各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格内。

    ①平整土地②修基本农田③蓄水保土④发展多种经营⑤贮水拦沙⑥改善生产条件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黄士高原水士流失的成因、影响及治理措施【xm】
  • 4.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他强调指出:要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问题复杂难治的根源所在。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有关黄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③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收集与储集工程

    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黄士高原水士流失的成因、影响及治理措施【xm】
  • 5.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黄士高原水士流失的成因、影响及治理措施【xm】
  • 6. 贵州省通过实施各类生态建设项目,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7万km2 , 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治理任务。下图为贵州省水土流失量等值线示意图(单位:吨/平方千米)。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该省东西部水土流失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治理该省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

    ①引进技术,推广无土栽培

    ②易地安置,缓解人地矛盾

    ③退耕还林,减少耕地面积

    ④打坝淤地,降低水流速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节综合训练【xm】
  • 7.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
    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
    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xm】
  • 8. 近年来陕北黄土丘陵区积极实施封山退耕、植树种草战略开发决策,走出了一条在修复生态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修复生态的良性循环之路。下图示意陕北黄土丘陵区某流域2000年和2017年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有关该地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
    据图推测,该流域农户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当地(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黄士高原水士流失的成因、影响及治理措施【xm】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的北麓,河口镇和旧孟津将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下图为黄河流域及主要水文站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沙源主要来自黄土高原,下表为黄河流域主要水文站的含沙量。

    站名

    吉迈

    贵德

    兰州

    河口镇

    三门峡

    花园口

    洛口

    利津

    含沙量(kg/m3)

    0.1

    2.5

    2.7

    6.8

    42.8

    27.5

    25

    24

    黄河下游沿岸地区地下水位(高/低),当总蒸发量大于总降水量时,当地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最突出的季节是
    描述黄河不同河段含沙量空间变化的特点。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说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三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过去60余年,黄土高原先后经历了坡面治理、沟坡联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发展历程,旨在探索生物或工程治理的最佳效果。从治理效果来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黄土高原地区实施规模最大,也是最受好评的一项生态工程,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近年来延安、靖边、中宁等地率先实施了“治沟(填沟)造地”工程,“治沟造地”模式可分为山下(丘陵低山区底部)小流域治沟(填沟)造地和山上(丘陵低山区上部)削峁建塬(小平原)两种类型。

    从生态环境角度,简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深受当地药果复合生态园好评的原因。
    从农业发展角度考虑,说出治沟造地模式的优势。
    某喀斯特地貌村落欲采用“治沟造地”模式治理当地水土流失,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智慧上进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总复习阶段测试地理试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