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流域横跨我国北方东、中、西三大地理阶梯,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的密集区和“一带一路”陆路的重要地带,为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流域面临的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问题,2020年1月,国家提出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下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体框架图。

    黄河中游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可以采取哪些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试从人口、产业两方面,完善图中城镇区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2. 黄土地貌以黄土沟间地貌塬、梁、峁最具代表性,其中塬面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场所。下图为大塬到残塬的演化(甲-丁)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遏制塬面持续萎缩最有效的措施是(   )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百色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 3. 陕西榆林市横山区,近年来大力推进宽幅梯田建设,城耕地经过机械削坡、平整,被改造成了最窄处也有近10米的宽幅梯田,并建有机耕道(下图),据此完成下题。

    与广西、云南等地的传统梯田相比,黄土高原能整修出宽幅梯田,最主要得益于(   )
    部分村民在宽幅梯田上建设日光温室大棚,与沟谷地区相比,其优点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N县探索出"修筑梯田+梯壁种植百喜草"的治理水土流失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到当地考察,为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小组成员设计模拟实验。下表为小组完成的植被与水土流失关系的实验报告。

    《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植被》实验报告(节选)

    实验用品

    矿泉水瓶、量杯、木槽、支架各2份;水、枝叶、土壤各若干

    实验目的

    测验植被因子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实验方法

    设定相同的坡度、土壤性质、降水强度等要素,分组对比不同植被覆盖状况下的水土流失量的变化,确定植被覆盖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实验操作步骤

    ①将两个木槽放置在水平台上;

                                                      

    ③选择相同的土壤填满两个木槽,模拟相同土质;

                                                       

    ⑤将2个矿泉水瓶均匀扎孔,倒入相同的水量,分别悬挂在两木槽上方,模拟降水;

    ⑥分别用两个量杯收集冲刷后的水压,沉淀后,测量水量和泥沙量并记录。

    实验结论

    根据所提供的实验用品,补齐实验中的②、④操作步骤,并指出这两个步骤模拟的自然因素。
    请在"修筑梯田"和"梯壁种草"中选择其一,并说明水土保持效果良好的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21届高三5月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五)
  • 5.     为监测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盐碱化,研究人员在春季选择了某地2014年完工的治沟造地(甲)、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淤地坝地(乙)、历史上滑坡堵塞形成的沙淤台地(丙)进行对比研究。下表是甲、乙、丙三种沟道土地测定的土壤颗粒组成,下图示意此三种沟道土地0~100cm土壤含水量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壤粒度分布(%)

    砂粒

    0.05-2mm

    粉拉

    0.002-0.05mm

    黏粒

    <0.002mm

    29.86

    66.95

    3.19

    29.63

    67.45

    2.92

    39.01

    58.91

    2.08

    三种沟道土地含水量分布特征与图2中三条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
    三种沟道土地中,盐碱化程度最重、无盐碱化现象的分别是(   )
    防治当地沟道土地盐碱化的关键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2021届高三地理高考二模试卷
  • 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治理我国东南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生态攻坚中,许多专家学者通过不所实验探索,实施"前埂后沟+梯壁植苹+反坡梯田"的梯田果园模式(下图),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坡地改梯田必然会影响局部地区水循环,造成部分水循环环节的水量变化。在下图中绘出"坡改梯"后这部分水循环环节(用实线箭头表示水量增加,虚线箭头表示水量减少),并标注环节名称,说明绘制的理由。

    分别说明"前埂后沟+梯壁植草"的生态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三检)地理试卷
  • 7.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生态环境问题。针对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 跨流域调水
    B: 采用滴灌技术
    C: 修建水利工程
    D: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青浦区2021年地理高考二模试卷
  • 8. 下图为某省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东部山脉为(   )

    ①半湿润、半干旱区的分界②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

    ③平原和高原的分界④旱作区与水田区的分界

    图示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壶口瀑布“桃花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甘肃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地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卷(文)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石台县地处皖南山区,山地面积占88.5%,最高峰牯牛降海拔1728m。境内石灰岩分布广,山上多松散的碎石和土层。本世纪初,全县陡坡多用于种植茶树,茶田一般在冬季翻地除草,春夏季节,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为治理水土流失,该县进行了水土保持区划,在五类不同的水土保持区内,采取不同的治理与开发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材料二下图为“石台县水土保持区划图”。

    推测石台县划分五类水土保持区依据的主要自然因素。
    分析石台县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简述水土流失对当地水环境的影响。
    列举农业耕作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10.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研究发现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植被格局及其结构(冠层和根系)对坡面流阻力的影响不同。图10为裸地(CK)和4种植被格局形式:棋盘状格局(CP)、带状格局(BP)、长条状格局(LP)和小斑块格局(XP)。

    材料二阻力系数反映水流在坡面上流动时受阻程度的大小,系数越大,坡面水流受阻越明显。下图为不同植被格局坡面与裸坡阻力系数比值(根系植被坡面为剪去了植被冠层的坡面)

    不同植被格局坡面与裸坡阻力系数比值

    材料三下图为90mm/h雨强下不同格局坡面流阻力系数随时间变化图。

    不同格局坡面流阻力系数时间变化过程(90mm/h雨强)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坡面植被格局阻力系数的总体规律,说出依据并分析原因。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植被在不同降水强度下水土保持意义的大小,指出依据。
    根据材料可知,应该选择哪几种坡面植被格局来进行水土保持?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