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形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工程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
    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
    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的特点应具有(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吉安市“省重点中学五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地理高考一模试卷(文)
  • 2. 乌蒙山片区位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结合部,地表崎岖,常年过度开垦,生态环境脆弱,成为我国深度连片特困区。下图为“乌蒙山片区贫困村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该地区因过度开垦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②粮食减产③森林减少    ④土地石漠化

    该地区为消除贫困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3月联考试卷
  • 3. 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与甲河段相比,乙河段主要的水文特征是(   )

    ①流量更大            ②含沙量更大

    ③流速更快            ④结冰期更长

    该地形区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应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是(   )
    为了该地形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治理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肥东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柳沟流域(图一)位于黄土高原最北端,自南向北汇入黄河。流域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是典型的风蚀、水蚀复合侵蚀区。图二示意该流域平均降水量和平均风速的月变化。

    指出该流域甲、乙两区主要侵蚀动力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与单一水蚀、风蚀比,分析该流域侵蚀作用强烈的主要原因。
    试从物质供应角度,说明该流域两种侵蚀作用的相互关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八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地理3月联考试卷
  • 5.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m3/s

    6

    2

    54.4

    洪峰流量1750m3/s

    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
    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
  • 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蔡家川流域为黄土高原典型的小流域。某地理研学小组选择该地最有代表性的人工刺槐林地和其他次生林地作为观测样地,探讨不同植被状况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以期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下表为该小组观测的两种类型林地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统计数据。

    人工刺槐林地和其他次生林地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统计数据

    深度(e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30

    150

    土壤舍水量(%)

    人工刺槐林地

    12.3

    17

    17.4

    15

    17.4

    19.6

    17.4

    16

    14.6

    18

    14.4

    12

    16

    其他次生林地

    12.1

    20.3

    14.4

    17.3

    17.4

    16.1

    20.5

    20.2

    25

    25.2

    26

    31.5

    31

    一般认为在水土流失地区植树造林可增加土壤含水量,请对此加以解释。
    据表中信息,补充完成人工刺槐林地和其他次生林地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折线图。(绘图可用2B铅笔作答)

    针对人工刺槐林地与深层土壤含水量的矛盾,提出合理化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
  • 7. 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讯:贵州省通过实施各类生态建设项目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7万km2 , 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治理任务。图为贵州省水土流失量等值线示意图(单位:吨/平方千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该省东西部水土流失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治理该省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

    ①引进技术,推广无土栽培②易地安置,缓解人地矛盾③退耕还林,减少耕地面积④打坝淤地,降低水流速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 8. 读“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回答小题。

    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

    ①工农业用水,减少泥沙下泄

    ②水土保持见到成效,减少泥沙流失

    ③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④气候变暖,暴雨强度降低

    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变化有利于(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 9.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法国米迪运河修建于1667年,全长241公里,均深2米、河底宽10米、河面宽20米。米迪运河建成之后,为法国的物资运输发挥了巨大作用。米迪运河沿线山区修建了为数不少的水库,水库的主要功能是为米迪运河的运行提供保障。如今运河航运功能已近乎丧失。

    材料二:加龙河谷是法国重要的葡萄种植区之一,该河谷甲地区采用顺坡垄作方式种植葡萄(如图1)。图2为横坡垄作和顺坡垄作水土流失差异示意图。

     

    指出图1中的引水渠引水量最大的季节。说明运河沿线山区修建水库保障运河航运的必要性。
    简析米迪运河航运逐渐衰退的原因。
    图3中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耕作方式是。结合图2推测甲河谷的降水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 10. 在年均温10℃时,单位面积不同植被条件下产生相同地表径流所需要的年均雨量称之为有效降水量。流域内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产沙量称之为产沙模数。产沙模数与有效降水量之间存在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资料显示(   )
    自然状态下,以下地区河流产沙模数最大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实验中学西校区2021届高三地理2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