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北省涉县王金庄村地处太行山深处,石房、石街、石巷、石磨……随处可见,是一个天然的石头博物馆。石堰梯田(石头砌的围堰)层层叠叠,犹如天梯,田内种植农作物,田边种植稀稀疏疏的花椒树。花椒树是一种落叶灌木,根系发达,叶片小,耐旱、耐贫瘠,其果实是很好的烹饪佐料。因山区的环境限制,全村几乎家家都养驴。

    材料二:王金庄石堰梯田景观图。

    修建梯田有利于保持水土,请运用水循环原理加以解释。
    分析王金庄采用石头围堰修建梯田的原因。
    指出驴对当地村民的重要意义。
    分析梯田边缘种植花椒树的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 2. 央视《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下图示意黄河“桥上桥”。

    “桥上桥”最可能位于(   )
    “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 3. 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山脉,甲代表地形区,乙代表河流名称,回答下面小题。

    图中甲所示高原位于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乙河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这是由于甲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为
    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如下图所示:

    ①人均耕地减少②破坏植被③需要更多劳动力④土地退化从①~④中选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内容(填序号)A;B;C;D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题。
    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流域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以淤地坝为龙头的“亮点工程”的建设,带动了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开展。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淤地坝具有拦泥、蓄水、缓洪、淤地、增产、增收等综合功能,可谓一举多得。图中淤地坝应建在(  )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平整土地”可以减小(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 6.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
    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

    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 7. 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回答下面小题。

    该流域上游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这一现象可能导致( )
    某考生想在图中①河段处画一条等高线来分析流域特征,则该等高线( )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 8. 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单位:km2),回答下列小题。

    []

    下列推论、说法正确的是(   )
    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   )

    ①流域面积广  ②围湖造田  ③降水丰富且强度大  ④植被破坏严重  ⑤土质疏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田阳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 9.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希望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的叙述,正确的是(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其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普通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