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①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②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中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③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④使当地成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
材料一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以及北方石质山区。
材料二南方丘陵地区农业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系统示意图(下)。
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黄土高原
南方低山丘陵
自1999年开始,黄土高原实施退耕还林,植被覆盖率大面积增加,水土流失明显减轻。由于梁峁和坡地大部分植树造林,沟道成为建设耕地的重要资源。随着时间推移,沟道的可利用率程度降低。为了满足当地的土地需求,延安各区县开展了沟道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即治沟造地。治沟造地是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下图所示)。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2(下图1),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材料一:图1为我国某区域略图。2020年2月15日,黄河磴口段开河,流量达到每秒604立方米。
材料二:2020年我国将进一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黄土高原通过生态修复如鱼鳞坑(图2,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坑内种树)等措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