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2.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变化与水土保持有密切关系(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说明植被的大量破坏会使(    )

    植被覆盖率

    (%)

    坡面径流量

    (无植被覆盖=1)

    地表侵蚀程度

    (无植被覆盖=1)

    20

    0.85

    0.65

    40

    0.70

    0.55

    60

    0.45

    0.25

    80

    0.40

    0.15

    ≥90

    0.30

    <0.10

    ①坡面径流减少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地表侵蚀加强  ④地表侵蚀减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考试地理试卷
  • 3.

    下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和居民生产场景图。该村生产方式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环境污染
    C: 土地石漠化
    D: 土壤盐碱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4.

    下图是小流域生态整体模型试验,是在短期内检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经对模型实验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下两图,根据图示情况,在考虑了生态、经济等综合效益后,黄土高原最佳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度是(     )

    A: 20%~40%之间
    B: 40%~60%之间
    C: 70%~85%之间
    D: 85%以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
  • 5.

    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地形图。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地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b、c两村搬迁合并为d村,并修建了N水利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村庄a与原村庄c比较,农业发展突出优势和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

    N水利工程其有哪些效益?

    当地政府将b、c两村搬迁合并至d村,地理背景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曲阜市高二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 6.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为(     )

    年份

    降雨量

    地表径流

    非林地

    人工林地

    径流量

    (m3/s)

    土壤侵蚀量

    (t/km3a)

    径流量

    (m3/s)

    土壤侵蚀量

    (t/km3a)

    1992

    475.4

    4.5

    160.5

    1.0

    0.2

    1990

    611.4

    9. 9

    264.6

    1.9

    6.6

    1993

    815.4

    10.1

    272.6

    2.4

    0.5

    1991

    884.4

    11.1

    299.2

    2.8

    4.9

    A: 相同的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径流量是非林地的20%
    B: 当降雨量增加约86%的时候,人工林地径流量增加3倍
    C: 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线性函数关系
    D: 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大小具有相关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芜湖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
  • 7.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上题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关系是(     )

    年份

    降雨量

    地表径流

    非林地

    人工林地

    径流量

    (m3/s)

    土壤侵蚀量

    (t/km3a)

    径流量

    (m3/s)

    土壤侵蚀量

    (t/km3a)

    1992

    475.4

    4.5

    160.5

    1.0

    0.2

    1990

    611.4

    9. 9

    264.6

    1.9

    6.6

    1993

    815.4

    10.1

    272.6

    2.4

    0.5

    1991

    884.4

    11.1

    299.2

    2.8

    4.9

    A: 相同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的
    B: 相同降雨量,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人工林地的
    C: 降雨量增加1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1倍
    D: 降雨量增加1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1倍以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芜湖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
  • 8.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表A、表B),该地最有可能是(    )

    A: 云贵高原
    B: 浙闽丘陵
    C: 塔里木盆地
    D: 黄土高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安徽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综合训练七文综地理试卷
  • 9.

    读“我国某四种经济作物的优势产区及该作物在世界部分地区的分布图”,图例C所代表的经济作物在我国的主产区,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大约占60%,该区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气候变暖
    D: 臭氧层遭破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江西高安中学高三下联考文综地理试卷
  • 10.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