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图为“世界某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图”,该资源是世界陆地淡水的宝库。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该资源最可能是(   )
    近年来该资源的分布面积呈减少趋势,主要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2.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受风、洋面、地形等因素影响。我囯有广阔的海洋资源,波浪能的理论存储量为7000万千瓦左右。下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区域(   )
    下列关于波浪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3.     12栅石墨烯是新型光电材料,由中国正信光电公司研发,不仅广泛应用于国内市场,也走向了国际市场。巴西长期依赖水电,全国电网不发达且输电费用高。2017年正信光电公司与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发展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图示意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正信光电公司选择在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发展光电的原因是当地(   )

    ①深居内陆,全年干旱,晴天较多②以高原地形为主,太阳光照强③土地价格较低④科技发达,技术先进

    ⑤矿产资源丰富,矿石开采用电量大⑥人口众多,生活需电大

    与巴西传统水力发电对比,马托格罗索州采用光伏发电(   )
    该州发展光伏产业所带来的的社会效益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玉林市、柳州市2021届高三地理高考二模试卷(文)
  •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锂是制造电池的主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自然界中锂资源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存在于以锂辉石和锂云母为主的火成岩中,另一种是存在于以盐湖卤水、地热水和油气田水为主的含锂天然水中。南美地区多为盐湖型锂矿,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三国交界处的"锂三角"地带,储量约占世界卤水锂资源的85%。阿根延是世界锂资源生产和出口大国,锂矿探明储量约650万吨,约占拉美地区的41%,集中分布在普纳高原区多个盐湖、盐沼中,常伴有钾、硼等。目前阿根延盐湖周边的土著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锂矿资源仅有一小部分被勘探、开采,锂矿资源潜力巨大。下图示意普纳高原主要盐湖分布。

    与矿石锂开发相比,指出阿根廷盐湖型锂矿开发的优势。
    从气候角度简述阿根廷普纳高原盐湖锂矿资源的开发条件。
    分析阿根廷普纳高原盐湖锂矿开发可能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八省联盟湖北省2021届高三新高考地理适应性测试卷(一)
  • 5. 据央視财经《中国财经报道》,今年国家电网在新疆、河北、吉林等地同时开工建设了5座抽水蓄能电站,标志着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在运、在建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第一。这也将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并且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抽水蓄能电站,就是在山上山下,建设两个水库,在用电低谷时,用富余的电把水抽到山上,在用电高峰时,放水发电,就相当于把电给存了起来,相当于一个大的蓄电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推断最适宜建抽水蓄能电站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2021届高三地理零诊考试试卷(文)
  • 6.    2010年12月31日,中国颁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国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百分比/%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他

    51

    3

    20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能够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③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同步练习
  • 7. 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一事实说明(  )
    A: 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
    B: 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 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
    D: 多数可再生资源,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同步练习
  • 8. 自然资源潜力的扩大和提高建立在(  )
    A: 资源的再生性
    B: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C: 物质运动的循环
    D: 自然资源数量巨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同步练习
  • 9. 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自然资源质量差
    B: 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C: 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D: 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同步练习
  • 10. 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平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中石油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最大的3个国家是和中国。
    图中的甲、乙、丙三地,开发太阳能的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说明理由。
    荷兰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分析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