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绝技,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主要强调了(  )

    A: 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
    B: 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C: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 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锁定)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检测二政治试题(选修)
  • 2. 2017年正月初三晚,中国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亮相2017春节戏曲晚会,在网络上引起众多友的广泛关注。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已经开始准备做这套戏曲广播体操。

    “戏曲广播操”将戏曲视听这壶“老酒”搅入广播体操“旧瓶”,让人们近距离接触戏曲艺术,体会这一博大精深的艺术,获赞无数。既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又陶冶了情操、普及了戏曲知识。它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创造性案例,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走进大众生活,对传承和发展戏曲大有裨益。

    “戏曲广播操”的主创表示戏曲应走近大众,不必曲高和寡。“戏曲广播操”最初的制作工作是由组内的编辑们总结中国以往的广播体操,摘录出交集最广的那几节动作,找到这个动作应该训练的部位,此后的工作接着由戏曲演员们去完成,找到戏曲中能够锻炼到相应部位的动作,同时还要简单且兼具“戏曲的美”。“让没有任何京剧基础的人都能做出来”。无论是何种艺术,只有融入生活,才能“活”起来。对传统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调动和鼓励青年人参与,让生活中随处可见艺术的光影,是摆在每一个艺术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探讨如何使艺术融入生活?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 3. 台湾南音舞戏《洛神赋》为中法德跨国合作,既淬炼了传统文化最精髓的雅乐气派,又处处体现着别出心裁的创作新意,令传统舞台迈入了科技动感的新纪元。这里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② 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唯一因素

    ③文化创新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决定经济,并对经济有重大影响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育才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 4.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2017年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一改传统煽情的模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通过欣赏这一节目,观众深深感受到优秀文化独特的魅力。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1 感受文化影响《课时同步君》 高二人教必修3
  • 5.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

    A: 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 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 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 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高考政治真题试卷(江苏卷)
  • 6. 故乡是文学创作离不开的母题,时代发展了,现代人的乡土情结也变得多种多样,乡土文学不能仅仅是怀旧的风景式、景观式静态书写,社会的高度流动与开放,要求作家敏锐捕捉当下现实的活跃及其对乡土文化产生的影响,纵深开掘乡土题材。这表明(  )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②文化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③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高考政治冲刺题一
  • 7.

    第十三届全运会将于2017年9月在天津举行,吉祥物“津娃”取材于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天津特色,将杨柳青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卡通形象进行了有机整合,同时融入了极强的时代气息。这表明(    )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继承传统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④文化传承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 8. 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不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歌颂社会上的美好事物比揭露丑恶事物更加重要

    ②为社会、为读者提供正能量是文艺工作者的职责

    ③让人从文化作品中感到快乐是创作者的根本任务

    ④引导人们向美、向善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宁夏银川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 9. 中国医药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体质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照搬中医药典籍已不能完全解决现代问题。在“健康中国2030”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吸收传统中医药典籍中的有益成分,不断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这体现了(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传统文化要不断注入时代精神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兴盛。

        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时代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我国传统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选取出来进行准确通俗的解读,对于推动传统文化普及传播很有必要。要服务当代、面向未来,精心组织编撰一批传统文化经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行大众化阐释,让其中的精华闪亮起来,帮助人们更好地领略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知识,说明我国应该怎样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兴盛。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分析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大众化阐释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

    请就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大众化阐释,提出两条建议。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河南省郑州一中下期高三百校联盟高考复习文科综合政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