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真正有生命力、影响力的好故事,在泥泞的田间地头,在闹哄哄的工厂车间,在与现代文明存有距离的村舍农家。如果不能与人民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共沾一身泥土’注定讲不好中国故事。这启示我们(    )

    A: 应该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升自我人生境界
    B: 应该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拿来为我所用
    C: 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创作“接地气”的文艺作品
    D: 应该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作主体作用,发展大众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2. 《礼记》中记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文化创新角度,可知(    )

    A: 文化创新决定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和活力
    B: 文化创新就是要被动反映环境的变化
    C: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文化多出新品
    D: 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3. 屠呦呦,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作为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她长期在制药厂工作并虚心向老药工请教中药炮制经验;领导科研组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追踪国外最新科研成果,终于提取出100%的抗疟作用的青蒿素。屠呦呦的事迹对文化创新的启示有(    )

    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尊重文化差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要求

    ③批判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坚实根基

    ④吸收外国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4.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其诞生至今,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以及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等,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这告诉我们(    )

    ①透过物质载体,可以认识和了解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②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其原有的建筑风格,才能弘扬传统文化

    ③城市发展要自觉延续历史文脉,留住独特的城市文化基因

    ④城市传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全面继承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5. “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

    A: 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 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 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6. 新年伊始,央视一档原创新节目《朗读者》一播出就引来好评如潮。选用一段精美的文字,通过朗读这种平常媒介来展现出文字背后的精彩人生故事,节目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由此可见(    )

    ①大众传媒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 7. 《周易•贲卦》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 所谓的文化,就是“以文化人”
    B: 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现代人文精神
    C: 文化对人影响,深远持久
    D: 对待外来文化,要博采众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八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 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关于文化创新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

    ③对传统文化的全部继承

    ④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八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 9.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共同点是(    )

    ①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②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

    ③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④一味地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八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 10. 我国十三五规划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