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仅木、石工具渐渐消失,青铜工具也日益减少,锐利而坚固的铁工具得到大量使用。与此同时,井田制瓦解,田地不再由各家共耕。魏国有“行田”之制,即将土地分成小块,每家农民可以有地百亩,其他各国也如此,除百亩之田,还有小块宅圃之地。小农对田地虽无所有权而只有使用权,但耕作是由五口之家的小农所独立完成的,国家每年按其产量征收十一之税,故耕作可以多收多得,农民对种田有很大的积极性。

    结合材料,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分析战国时期农民种田积极性得到提高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四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1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它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下列路径能正确反映阶级出现的演进过程的是(   )

    ①剥削关系出现      ②贫富分化加剧

    ③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④生产工具归家庭私有

    A: ③→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③→④
    D: ④→③→②→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四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1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2021年5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介绍,旧西藏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寺庙成为集开展宗教活动、控制一方政权、囤积武装力量、进行司法审判等功能为一体的统治堡垒。有的寺庙内部设立公堂,不仅有手铐、脚镣、棍棒,还有用来剜目、抽筋的残酷刑具,惩罚农奴的手段极其残忍。根据材料可知,旧西藏的封建农奴制(   )

    ①是农奴受剥削的经济基础   ②神权与政权融为一体

    ③是一种黑暗的、野蛮的社会制度   ④使农奴承担沉重的赋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四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1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在19世纪,非洲的布须曼人围猎巨兽时,总是全体出动,男子当猎手,妇女、儿童、老人从旁呐喊助威、围截。这说明(   )
    A: 他们在劳动中的关系是相互合作的
    B: 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C: 他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D: 生产资料归集体共同所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1月月考试卷
  • 5. 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59年在山东泰安、宁阳两县交界的大汶口、堡头遗址,发掘了成百座墓葬。各遗址出土有猪、狗、牛、鸡等随葬品的骨骼。晚期的墓葬随葬品呈现多寡不一的现象,有的大墓随葬品有七十余件,有的墓则一无所有。考古中还发现,大汶口文化晚期的氏族墓地出现了小片的家族墓地。上述现象的演变过程是(   )

    ①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②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盛行

    ③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贫富分化逐渐加剧  ④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⑤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A: ⑤→②→①→③→④
    B: ③→②→①→⑤→④
    C: ④→⑤→②→③→①
    D: ⑤→②→③→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1月月考试卷
  • 6. 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都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慘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这从侧面反映(   )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1月月考试卷
  • 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市场经济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以下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生产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暂时的,繁荣包含了新的危机 

    ③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11月月考试卷
  • 8.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这是晚唐诗人蒋贻恭的诗《咏蚕》。这首诗通过对农家养蚕缫丝和富人著衣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阶级的对立、世间的不平。该诗控诉了封建统治者贪图享乐,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基础是(   )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C: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D: 实物地租和苛捐杂税的征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9. 奴隶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下列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②原始社会逐渐走向解体

    ③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

    ④阶级出现,奴隶社会最终形成

    ⑤土地变为私人财产,私有制确立

    ⑥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A: ①-②-③-⑤-⑥-④
    B: ①-③-⑤-⑥-②-④    
    C: ①-②-③-⑥-⑤-④
    D: ①-②-③-⑤-⑥-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检测试卷
  • 10.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在央视综合频道推出,人民网、新华网等融媒体平台也同步推出。节目中讲述了1929年一段父子对话的故事。

    孩子:“爸爸,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火?”

    爸爸:“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

    孩子:“为什么没有煤了呢?”

    爸爸:“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

    孩子:“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

    爸爸:“因为煤太多了,卖不出去。”

    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相关知识,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适应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