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十年来,美国社会不公与贫富差距问题更加严重。据美联储2021年9月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美最富有1%人口控制的资产已是底层50%美国人的近16倍。经济学家认为,就长远发展而言,持续的贫富分化必将成为美国经济的一大隐患。

    美国贫富分化加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持续的贫富分化必将成为美国经济的一大隐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2. 奴隶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下列有关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进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发展

    ②贫富分化,氏族成员地位不平等

    ③个体劳动代替氏族成员共同劳动

    ④生产工具、牲畜、土地等私有

    ⑤原始社会解体,奴隶社会形成

    A: ①→②→④→③→⑤
    B: ①→③→④→②→⑤
    C: ③→①→②→④→⑤
    D: ①→③→②→④→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3.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描写了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农民的状况。下列诗词能够反映这种剥削状况的是(   )

    ①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③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4. 关于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否是历史的进步的问题,小秋和小河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小秋说:“夏朝时,奴隶主残暴地压迫和剥削奴隶,因而奴隶社会的建立,改变了原始社会那种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状况,是历史的倒退。”

    小河说:“尽管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残暴地压迫和剥削奴隶,但它代替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原始社会,仍然是历史的进步。”

    如果你赞同小河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给出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第二中学2021-2022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5. 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___________社会里造成的。
    A: 资本主义
    B: 共产主义
    C: 社会主义
    D: 封建主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第二中学2021-2022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6. 2019年3月13日,福建省漳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正式对外公布,长泰文庙附近发现一件距今3000多年的文物——石锛。石锛的用处是对原木做表面处理。砍伐下来的原木表面是圆弧状的,需要用石锛一点点把木头的表面削平整。由此可见石锛属于(   )

    ①生产工具   ②劳动对象  

    ③生产关系   ④生产力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第二中学2021-2022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7.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某校高一(2)同学围绕“鉴古知今”这一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迈入文明门槛)

    古老的亚非大陆,是世界上早期国家的发祥地。在北非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东亚的黄河等大河流域,形成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四大著名的古代奴隶制国家。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

    (理解“两个必然”)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的纲领,是关于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一百多年来《共产党宣言》通过200多种文字传遍全球,改变世界。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为什么能使人类摆脱蒙味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请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简要谈谈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8. 耒耜相传是神农发明的农具,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翻整土地、播种庄稼。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又将耒耜发展成犁。如在半坡遗址中出土的木制耒耜,战国时期出现的套上铁制刃口的耒耜。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木制耒耜的发明和应用反映了个体劳动逐步盛行

    ②耒耜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状态

    ③套上铁制刃口的耒耜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④铁制农具的发明使用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9.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下列对该学说认识不正确的是(    )

    ①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10.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从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起义到近代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起义,大多数都以失败而告终。下列有关对农民反抗斗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未能对封建制生产关系造成冲击和影响

    ②农民作为小生产者不可能建立先进的生产关系,这种反抗斗争具有局限性

    ③反映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这种斗争常常由农民起义发展到抗租抗税运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