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 2025 年)》(简称《纲要》)。

    《纲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推动现有法律法规延伸适用到网络空间,研究破解当下突出问题的对策。比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等现实性问题,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了有力保障。《纲要》提出,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立法,把立法过程变为宣传法律法规的过程,要加强对社会热点案(事)件的法治解读评论,传播法治正能量,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纲要》提出,要坚持党对法治社会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凝聚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对法治社会建设的督促落实机制,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未来法治社会建设的“尺子”“镜子”“鞭子”,向全社会传递出中国共产党人全面依法治国的信心决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纲要》很好地凸显了“人民”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分量。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进行说明。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政治4月联考试卷
  • 2.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杜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开展党史教育( )

    ①学史明理,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②学史增信,把崇高理想信念作为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学史崇德,延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学史力行,目的是铭记党史,探求党的执政规律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政治4月联考试卷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汇集民意、广开言路,从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到基层代表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为“十四五”规划编制相继主持召开了六场问计会,体现出党中央对构筑最大“同心圆”的重视。他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

    编制“十四五”规划需要把加强顶层设计与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内在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六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政治3月第一次联考试卷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回顾我国13个“五年规划”的历史,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至上”这一理念贯穿始终。2020年,无论在指挥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还是在部署抗击暴雨洪涝灾害中,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六稳六保”,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多的关键词。如今,面对未来五年,人民至上更成为党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坐标原点。

    在“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从奔走多地多方调研与基层群众深入交流,到亲自主持召开七场座谈会同各界人士面对面共商国是,再到首次推动通过互联网移动端向网民征求五年规划编制建议……习近平总书记为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正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倾听“民声”,采纳“民意”,关照“民心”。一份贯穿人民至正”理念“十四五”规划,必将引领中国走向更关好的明天。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将“人民至上”理念贯穿“五年规划”始终。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1届高三文综政治一模试卷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四五”时期医疗如何补短板,关系百娃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念在兹。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委员时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

    对委员们的发言和谈到的一些热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予以高度关注,他在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 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指明方向,激发起代表委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奋斗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的正确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汉中市2021届高三文综政治二模试卷
  • 6. 2021年1月9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国家医疗保障局介绍,新冠疫苗接种全民免费,费用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新冠疫苗接种全民免费(   )

    ①旨在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②体现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在行使经济建设职能

    ③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④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2021届高三文综政治二模试卷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发展史,百年风雨,百年辉煌,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开天辟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改天换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翻天覆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惊天动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创造如此奇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西省2021届高三文综政治二模试卷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伴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2021年“三农”工作的重心从集中力量脱贫攻坚转移到全面推进到乡村振兴上来。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全文发布,这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该文件聚焦乡村振兴,对“三农”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发挥财政投入引领作用,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撬动金融资本,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培育懂经营、懂技术、懂农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引导互联网科技与智慧农业“同频共振”,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等基础设施;加强绿色发展,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坚持乡村振兴为民振兴,全面提高农村合作参合比例,减轻群众看病负担,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即将出台的《乡村振兴促进法》必将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保障。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接续奋斗、锐意进取,美丽宜居的乡村愿景定会如期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如何举全国之力让美丽宜居的乡村愿景如期实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21届高三文综政治二模试卷
  • 9. 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已沉淀为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意象,而“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辛勤为民、开拓进取、担当实干的精神写照。这表明“三牛精神”(    )

    ①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②是对优良传统批判继承的生动体现

    ③全面地反映了当代国人的精神风貌

    ④是为中华民族精神添增的时代内容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九江市2021届高三文综政治二模试卷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2020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编制“十四五规划”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凝聚各方共识,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会后,各地政府纷纷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专家、民主党派、智库负责人、基层群众等各界人士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汇众智聚众力,做好起草规划的准备工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说明“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是一个凝聚各方共识的过程。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届高三政治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