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归纳起来有五条,即坚持党的领导、依法行使职权、集体行使职权、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向社会公开。其中前三条分别是政治原则、法制原则、组织原则,是行使监督职权必须遵循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

    简要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意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为我国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了有益启示。请你作简要总结。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练习(二)
  • 2.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财税体制改革,发挥财政对国家治理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国际市场影响,从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国内成品油价格已出现十二连跌。与此同时,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依据国务院制定的《消费税暂行条例》,连续三次上调产品油消费税,实现了提税与降价同步。连续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对消费产生了影响,但是最终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材料二 2013年3月,32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提交了《关于终止授权国务院制定税收暂行规定或者条例的议案》。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做到重大改革有法有据。

    201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首次在立法中明确了税收法定原则。根据税收法定原则,明确税种、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该修正案草案将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提高成品油消费税为什么能够通过影响消费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确立税收法定原则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生产决定分配练习(一)
  • 3. 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3—2011年我国农业发展状况

    注: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经营的土地规模小,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机械化、标准化、科技化的推广,无形中提高了生产成本。

    材料二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真正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调查,种粮户的经营规模超过百亩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25%以上;同时,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口和劳动力。

    材料三 为贯彻“一号文件”精神,山东某地不断完善“四位一体”的村民自治新模式: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事会为监督主体的新型村级治理组织结构。这种模式,消除了村民自治中的不和谐因素,促进了村民自治组织结构中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揭示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发展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合理性。

    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地“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取得成功的道理。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练习(二)
  • 4. 材料一 在“中国网事·感动2012”网络人物评选中,广大网友用手中的鼠标顶起了心中的“草根英雄”。用微博与粉丝共同构建现实家园的“微博雷锋”郭明义;自办寒门学校,让数百名特困学子完成学业的“校长妈妈”陈玉芳;37年如一日,背着药箱走遍鄱阳湖的每一个角落为村民治病的村医陈凡;每天挑书步行几公里,到农贸市场摆摊设点,供村民学子免费阅读的退休教师刘慕蕾……他们都有着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材料二 这些“草根英雄”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彰显出了不平凡的价值,他们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道德模范和榜样。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推动道德体系的重构,我们要综合运用网络等各种媒体和各种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结合材料一,运用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进行“树立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讨论,请你列出发言提纲。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政府和公民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该怎么做。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练习
  • 5. 2015年10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据此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将正式出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表明全国人大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2015年10月之后国务院将根据“建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③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议”体现党的政治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议前,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体现政协民主监督职能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新的变化。为此,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下列表述与其体现这里一致的是

    ①我国发展环境等的新变化要求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②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点

    ③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引——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量变质变辩证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练习(二)
  • 6. 细读2015年11月 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面放开二孩”、“免除困难学生高中学杂费”、“上涨技术工人工资”、“大病保险全覆盖”、“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这些字眼格外引人关注。专家分析指出,共享发展是“十三五”规划中的出发点、落脚点,既解释了发展的动力,也解释了发展的目的,这在“十三五”规划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亮点和着力点。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该《建议》,是中央政治局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建议后提交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国务院将根据该《建议》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并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终审议表决通过。对这一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大代表行使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分析认为,“十三五”民生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十三五”民生发展的主体思想,就是坚持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满足人民群众的各项诉求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④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练习(一)
  • 7.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生后,7月27日凌晨甘肃陇南文县再次遭遇4.5级地震,同日凌晨甘肃天水因暴雨洪灾发生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迅速组织抢险救灾,排查灾情,转移安置群众。其中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是(  )

    A: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B: 中国共产党认真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 我国政府以人为本,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D: 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练习(一)
  • 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追逐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其中三个学习小组收集的材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同学:

    【强国梦,几代人的夙愿】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艰辛努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但未来,中国仍面临诸多挑战: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社会矛盾日益突显,国际竞争也在加剧……成就中国梦,对于承担这一光荣而艰巨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关键在于全面客观地审视和分析当今世界格局和国内条件的深刻变化,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从而将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第二组同学:

    【宪政梦,不断接近梦想】2012年,我国现行宪法公布实行30周年。我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

    第三组同学:

    【中国梦,承继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和绥四方、礼通天下”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谈谈党应如何审时度势带领人民成就中国梦。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社会各方面应如何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制化。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联系的多样性练习
  • 9. 材料一

    图1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2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镇化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城镇化过程中,这些转移的人口需要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可以拉动消费;城镇化还会刺激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

    材料三 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国际需求萎缩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进入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我国市场空间大,回旋余地大,无论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是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处处都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根据材料一,概括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的正确性。

    结合材料三,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联系的多样性练习
  • 10. 确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贯彻科学发展观(  )

    ①坚持求真务实②坚持与时俱进③立足本国国情,不能被西方的经验所左右④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