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氏族是原始社会基本的、最初的社会组织形式,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氏族长同氏族成员一起劳动,没有任何特权。这表明(    )
    A: 人们的平等观念决定议事会管理方式
    B: 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说明存在议事会贵族
    C: 氏族所有成员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
    D: 原始社会生产过程中互助合作关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作业
  • 2. 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是历史的进步。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封建制生产关系与较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B: 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C: 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D: 封建制生产关系是在奴隶社会后期出现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作业
  • 3. 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这里“看不见的线”是指(    )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 剩余价值
    C: 工人拥有人身自由
    D: 工业革命的完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作业
  • 4.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这表明经济大危机时期(    )
    A: 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使社会动荡
    B: 贫富悬殊导致工人运动高涨
    C: 人们对现有社会制度产生怀疑
    D: 法西斯主义滋长威胁民主政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作业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埃及建造法老胡夫陵墓金字塔时,由10万人组成一班,每班服役3个月,共花费了20年才建成。显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有通过奴隶制,集中众多的人力,才能实现大规模的简单协作,完成原始社会氏族所不能完成的工作。

    材料二  在奴隶社会,专门从事管理国家事务、组织生产、进行科学文化工作等脑力劳动的,主要是贵族和奴隶主;另一部分人则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他们主要是奴隶。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文明时代伴随奴隶社会而来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作业
  • 6. “拿破仑的军队每到一处就宣布解放农奴,取消封建特权,唤起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意识……”由此可见,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影响在于(    )
    A: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B: 损害了欧洲国家人民的利益
    C: 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 使欧洲国家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作业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经济危机以后,在整个19世纪,大约每隔10年周期地爆发一次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以后,经济危机缩短到大约每隔7~8年爆发一次。

    材料二:下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统计。

    40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美国 1次 2次 2次 1次 1次
    日本 2次 2次 2次 1次
    联邦德国 2次 2次 2次 1次
    表格中二战后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有人认为,经济危机爆发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生产严重过剩。结合材料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作业
  • 8.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    )

    ①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②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③揭示造成生产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④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必修1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同步训练
  • 9. 施复夫妇是明末小说《醒世恒言》中的人物,夫妇二人靠养蚕织绸生活。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了大机户。这表明(    )

    ①明末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②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经济解体

    ③施复夫妇成为剩余价值的占有者

    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处于对立状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必修1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同步训练
  • 10. 马克思曾引用过这样一句话:“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资本家为了利润之所以敢冒绞首的危险,是由        决定的。(     )
    A: 来自流通中发生的价值增值
    B: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
    C: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D: 来自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必修1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同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