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石器是人们制造和使用的主要劳动工具,如果人类社会已有300万年的历史,至少有299万年是处于石器时代。人们最初制作和使用的是十分粗糙的石器工具,后来才逐步制造和使用比较精巧的石器工具,直到原始社会末期,才出现了金属工具。到奴隶社会、金属工具才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结合材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为什么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石器时代”?
    运用生产力的相关知识,分析金属工具取代石器工具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原始社会末期金属工具的发明和应用,促使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新教材)必修一课时作业2: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他们可以任意买卖奴隶,可以把奴隶当作财产转让、赠送,也可以把奴隶作为遗产继承。奴隶主像对待牛马那样强制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果发现奴隶稍有懈怠,就用皮鞭和木棒毒打他们,若有反抗,就要处以各种酷刑。

    材料二:据清代文学作品和史书的描述,地主郝氏,一次待客就用去白银10万两;道光皇帝的“御膳房”,有金银器皿3000多件,仅皇帝一顿饭的花费,就相当于5000个农民一天的生活费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封建社会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种田的,吃米糠;纺织工人没衣裳;建筑工人住窑房。”

    结合材料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什么特点?
    结合材料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表明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农民阶级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区分奴隶制和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异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新教材)必修一课时作业2: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
    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新教材)必修一课时作业2: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4. 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下面一则当时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哪方面的原因?(    )

    “妈妈,为什么不生火?”

    “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

    “为什么没有煤了呢?”

    “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

    “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

    “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A: 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B: 许多部门的生产严重过剩
    C: 证券市场的资金并没有投入生产领域
    D: 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新教材)必修一课时作业2: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5. 奴隶制是最野蛮的剥削制度,其显著特点是(    )
    A: 奴隶主阶级处于剥削地位
    B: 奴隶阶级处于剥削地位
    C: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D: 奴隶没有任何生产资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新教材)必修一课时作业2: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6. 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在这一发展中,属于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是(    )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

    ②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

    ③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

    ④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新教材)必修一课时作业2: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7.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    )
    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
    C: 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开始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新教材)必修一课时作业1: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8. 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出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的社会财富。其根本原因是(    )
    A: 利用了自然力方面的巨大进步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D: 发生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新教材)必修一课时作业1: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9. 奴隶创造的全部劳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地主阶级通过地租、高利贷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资本家无偿占有大量的剩余价值,工人仅得到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

    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同。并分析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新教材)必修一课时作业1: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10. 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个体劳动的盛行
    B: 生产力的发展
    C: 生产关系的变化
    D: 贫富分化的出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新教材)必修一课时作业1: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