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生物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苏教版
浙科版
中图版
沪科版
北师大版
人教版(2019)
苏教版(2019)
浙科版(2019)
北师大版(2019)
沪科版(2019)
年级
必修1《分子与细胞》
必修2《遗传与进化》
必修3《稳态与环境》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生物:分子与细胞》(必修1)
《生物:遗传与进化》(必修2)
《生物:稳态与环境》(必修3)
《生物技术实践》(选修1)
《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2)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选修1 生物技术概述
选修2 生活科学与社会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3 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选修一
选修二
选修三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解答题
综合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大型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要改变当地原有生态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能使生物产生地理隔离,很快形成新的物种,所以对生物的进化是有利的
B: 原来的平原变成了湖泊,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率
C: 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就不能顺利进行
D: 利用水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工业CO
2
的产生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无废弃物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
A: 生产效率高,产品种类多
B: 物质循环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小
C: 以石油、煤等原料为动力,生产效率高
D: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环境承载力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我国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一工程属于( )
A: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B: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C: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D: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 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D: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难度: 困难
题型:易错题
来源: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如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了资源的生产潜力,又防止了环境污染
B: 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C: 上述农业生态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D: 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性的原理
难度: 困难
题型:易错题
来源: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成为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当采用的措施是( )
A: 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
B: 在森林中引种一些珍奇的野生植物,提高生产者的能量蓄积能力
C: 定期清理森林的枯枝落叶,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D: 对森林做简单的隔离,避免人类过多地干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在“稻-鸭-鱼”生态工程中,水稻为鸭和鱼提供了荫蔽条件和适宜的生存环境,鸭的粪便可作为鱼的饵料,鸭和鱼可减少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其活动又可增加水中的氧含量。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B: 促进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C: 成本核算时应包括投入的人工费用
D: 水中氧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水稻生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在我国闽东南地区试验了一种“果树—牧草—禽畜—食用菌—沼气”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 )
A: 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B: 能够使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 在沼气使用过程中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 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不需外部能量投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下图是生物氧化塘内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
B: 在该氧化塘中引进硝化细菌有利于对污水的处理
C: 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
D: 出水处只要对细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便可排放
难度: 困难
题型:易错题
来源: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4574
14575
14576
14577
14578
14579
>>
14785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