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生物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苏教版
浙科版
中图版
沪科版
北师大版
人教版(2019)
苏教版(2019)
浙科版(2019)
北师大版(2019)
沪科版(2019)
年级
必修1《分子与细胞》
必修2《遗传与进化》
必修3《稳态与环境》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生物:分子与细胞》(必修1)
《生物:遗传与进化》(必修2)
《生物:稳态与环境》(必修3)
《生物技术实践》(选修1)
《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2)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选修1 生物技术概述
选修2 生活科学与社会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3 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选修一
选修二
选修三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解答题
综合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如图是生物种类的示意图,a、b、c 分别代表的生物可能是( )
A: a—原核生物、b—细菌、c—流感病毒
B: a—真核生物、b—真菌、c—大肠杆菌
C: a—真核生物、b—植物、c—蓝细菌
D: a—原核生物、b—细菌、c—乳酸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中学 2020-2021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A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 5 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Ⅰ、Ⅱ、Ⅲ、IV 绘出了用于区分其生物种类的标志结构,请回答(10 分):
Ⅰ与Ⅱ比较,结构上的差异是Ⅰ有
,Ⅱ有
。
Ⅰ与 IV 比较,其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Ⅰ、Ⅱ、Ⅲ共有的无膜细胞器所具有的功能是
。
Ⅲ所示细胞所含有的核苷酸中,含有 A、G、C、U 的核苷酸共有
种,由该种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
(填“动物”“低等植物”或“高等植物”)。
②是
的主要场所,⑥是
的场所,②、⑥内都有广阔的生物膜,②、⑥扩大膜面积的方式分别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中学 2020-2021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A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下列生物科学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并指出所有细胞都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B: 桑格和尼克森观察到细胞膜为亮-暗-亮,据此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C: 鲁宾和卡门研究发现光合作用释放的O
2
中的O全来自于H
2
O
D: 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21届高三生物适应性测试(一)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蓝藻细胞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B: 内质网与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C: 细菌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D: 液泡是真核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必需结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多种细胞器
B: 都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C: 都含有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色素
D: 都有发生周期性消失和重建的核膜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1届高三生物高考一模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NADH(即[H])分解产生的H
+
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
+
浓度增加,大部分H
+
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乳酸菌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B: 该过程发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C: 图中①是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蛋白
D: H
+
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备考2021年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最早被发现的细胞器是1769年科学家在草履虫细胞内观察到的颗粒样结构——刺丝泡。当草履虫受到外界刺激时,刺丝泡尖端的膜与细胞膜发生融合,随后刺丝泡发射至体外抵御捕食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刺丝泡中的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
B: 草履虫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
C: 刺丝泡膜与细胞膜、线粒体膜成分基本一致
D: 刺丝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备考2021年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含物质运输)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G)结合而成的非还原性二糖,其结构稳定、耐高温,能帮助酵母菌克服极端环境。在无压力状态下,葡萄糖的代谢产物G6P和UDPG可抑制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PS复合体)的表达,胞内海藻糖水解酶(Nth1)水解已经存在的海藻糖,分解膜外海藻糖的水解酶(Ath1)处于小液泡中(如下图所示)。在有压力状态下,TPS复合体激活,Nth1失活,转运蛋白(Agt1)将细胞内海藻糖运至膜外,结合在磷脂上形成隔离保护,酵母菌进入休眠状态以度过恶劣的环境。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与大肠杆菌细胞相比,酵母菌细胞最主要的结构特征是
。在无压力状态下,细胞内海藻糖含量低的原因是
。
在有压力状态下,TPS复合体激活,胞内产生大量海藻糖,此时磨碎酵母菌制成溶液,加入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
(填“出现”或“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
。
发面时所用的干酵母因海藻糖的保护而表现为代谢
,对其活化的过程中,酵母菌的变化有
、
,由于海藻糖被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的代谢产物G6P和UDPG抑制TPS复合体基因的活性,在这种调节机制下,酵母菌迅速活化,从而适应环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备考2021年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 细胞的物质基础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南京古生物所等在瓮安生物群动物胚胎化石的细胞中发现“核状”结构,下列研究结果中最能支持该生物群是真核生物的证据是 (
)
A: 多数细胞中只有一个核状结构
B: 未分裂母细胞中有两个核状结构
C: 核状结构位于细胞中央
D: 核状结构具有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6.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绵和颤藻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B: 酵母菌的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
C: 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D: T
2
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中均含有DNA聚合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学情调研测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
14785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