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说 者 悦 也 兑 为 口 舌 故 言 资 悦 怿 过 悦 必 伪 故 舜 惊 谗 说。说之善者:伊尹以论味隆殷,太公以辨钓兴周,及烛武行而纾郑,端木出而存鲁,亦其美也。暨战国争雄,辨士云踊;从横参谋,长短角势;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节选自《文心雕龙·论说》)

    u7528u659cu7ebfu201cuff0fu201du7ed9u4e0au9762u6587u8a00u6587u4e2du7684u753bu7ebfu90e8u5206u65adu53e5u3002uff08u96505u5904uff09
    u300au6587u5fc3u96d5u9f99u300bu7684u4f5cu8005u662fu3002
    u6839u636eu6750u6599uff0cu6982u62ecu201cu5584u8bf4u8005u201du7684u4f5cu7528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质量检测试卷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顾尚洁先生墓志铭

    同怀弟顾锡祥撰

    兄讳锡爵,字延卿。少颖悟绝伦,长,潜心民生利病。蒲商苦厘卡,上书累千言,制府曾公沅甫韪之,亟檄县、道罢去。由是江淮间英俊,多愿与之交。友人范当世推为江南北第一流人。

    当其时,以诸生名动公卿间,如皋顾锡爵、通州范当世两人。范以文著,兄以行见,严办义利,皆以贫穷困于乡邑,终莫一施。尝题《啬翁荷锄图》云:“为帝为农事孰多?”其志概可见矣!

    于学无所不窥,尤精于《易》。师事兴化刘先生融斋。后梦师授以内典,于是更潜心大乘诸论。

    张靖达公督粤,聘其分纂《史志》八纲,未成,而公移督近畿,因随之北上。在粤期月,与靖达上下议论,罗致幽隐,如朱九江、陈兰甫、陈六舟诸先生。至京师,公劝之应京兆试,持其制艺,叹为二百年来所无,难其识者,果下第。自后试于乡,终不获隽

    薛公叔耘使英、法、义、比,兄随之,于邦交大计,多居赞画。居三岁,因母老告归。薛公重其人,留之不可。乃先归国。舟至印度洋,几失慎,同舟惊惧。兄独立船首,熟视波涛,已而,幸无恙。尝言:“近世人心险恶崩决,其危状过大海。”薛公保以知州,授朝议大夫。未仕。清末政教更革,立里中小学。

    召试经济特科,极言“国之弱,由于上无道,下无学,而农愚工拙,救亡以揆度为急务”,未用。先是,荐兄者张侍郎仁黼,人或劝之谒见。兄谓公为国,谒之是私公也。侍郎闻之,喜为举得其人,而惜其终不获用。罢归数载,因友人之招,游山东,观孔庙,间见其志于诗歌而已。

    生平不肯以文人自居。独范无错高其文。无错先亡。兄乃以诗、古文辞自娱。其老兼精隶书,濂亭谓其造诣晋贤。

    民国六年夏历七月十日卒,距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五月十五日,年七十。乡人谥曰“尚洁”。先生娶王氏。子四:元忠学师范,继其业;元军嗣从弟康伯;元善、元鼎,早夭。女二:长南通县袁人骏;次未嫁殇。

    兄志洁行峻,暮年厄于天而困于人,未能用其学于世。有文多卷、诗十二卷、日记四十六卷,译《法史》一百二十卷,藏于家。民国九年夏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葬于葭埭西南悠久原,安石志其亡。兄谓世之工言能使不朽者,又知之莫能深。遂其行藏于墓云。铭曰:乌乎归来,归来兮,魂安之!

    梦见土人兮,葬伯夷!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质量检测试卷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 , 以神童荐召,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时相寇准曰:“殊江外人。”帝曰:“张九龄非江外人耶!”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擢秘书省正字,累官翰林学士,迁左庶子。帝每访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慎密。仁宗即位,章献太后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无得见。”议遂定。后拜枢密副使。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忤太后旨,罢知宣州,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召拜御史中丞,兼三司使。拜参知政事。陕西方用兵,请罢内臣监兵,不以阵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悉为施行。康定中,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仲淹、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欲因群材以更治。徙陈州许州,稍复礼部刑部尚书,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徙河南府,以疾请归京师访医药。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赠司空兼侍中,“元献”。殊性刚简,奉养清俭,累典州,吏民颇畏悁其急。善知人,富弼、杨察,皆其婿也。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晚岁笃学不倦。

    (节选自《宋史·晏殊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终质量评估试卷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老子曰:“至治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輓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虞夏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妙论 , 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玉石;山东多鱼、盐、漆;江南出梓、桂、金、珠玑;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1)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2), 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取材于《史记•货殖列传》)

    注释:(1)虞:古代掌管山林水泽的官员。此处指开发山泽资源的人。(2)潟卤(xì lǔ):含有过多盐碱成分而不适于耕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5.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②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论语·季氏》)

    ③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在孔子看来,学《诗》有哪些作用?请根据以上几则《论语》选文简要说明。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6.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 , 过则勿惮改。”(《子罕》)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u8bf7u89e3u91cau201cu4e3bu5fe0u4fe1uff0cu6bcbu53cbu4e0du5982u5df1u8005u201du3002
    u7ed3u5408u4ee5u4e0au4e09u5219u6750u6599uff0cu6982u62ecu56deu7b54u5b54u5b50u5bf9u4e8eu201cu8fc7u201du6709u54eau4e9bu8ba4u8bc6uff0cu5e76u5c31u5176u4e2du4e00u70b9u8c08u8c08u5bf9u4f60u7684u542fu793a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祖孝绪,贞观中尚书左丞。父知逊,夔州长史。公为子,极于孝;为臣,极于忠。忠孝之休 , 揭如日月者,敢歌庙中。公尝赴并州掾,过太行山,反瞻河阳,见白云孤飞,曰:“吾亲在下。”久而不能去,左右为之感动。《诗》有《陟岵》①,伤君子于役,弗忘其亲。于嗟乎!孝之至也,忠之所由生乎!

    公为大理丞,决诸道滞万七千人,天下服其平。武卫将军权善才伐昭陵柏,髙宗命戮之。公抗奏不却,上怒曰:“彼致我不孝!”左右策公令出。公前曰:“陛下以一树而杀一将军,张释之所谓‘假有盗长陵一抔土,则将何法以加之?’臣岂敢奉诏,陷陛下于不道?”

    帝意解,善才得恕死。于嗟乎!执法官,患在少恩,公独爱君以仁,何所存之远乎!

    公迁豫州,时宰相张光辅率师平越王之乱,将士贪暴,公拒之不应。光辅怒曰:“州将忽元帅耶?”对曰:“公以三十万众除一乱臣,彼胁从辈闻王师来城而降者万计。公纵暴兵杀降以功,使无辜之人肝脑涂地。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无恨。”光辅不能屈,奏公不逊,左迁复州刺史。于嗟乎!孟轲言:“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公之谓乎!

    初,中宗在房陵②,而吉顼、李昭德皆有匡复谠言,则天无复辟意。唯仁杰每从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言,则天亦渐省悟,竟召还中宗,复为储君。中宗自房陵还宫,则天匿之帐中,召仁杰以庐陵为言。仁杰慷慨敷奏,言发涕流,遽出中宗,谓仁杰曰:“还卿储君。”仁杰降阶泣贺,既已,奏曰:“太子还宫,人无知者,物议安是非?”则天以为然,乃复置中宗于龙门,具礼迎归,人情感悦。

    勋徳,不可殚言。公为大理寺丞,抗天子而不屈;在豫州日,拒元帅而不下;及居相位而能复废主,以正天下之本。岂非刚正之气,出乎诚性,见事业?当时优游荐绅之中,颠而不扶,危而不持者,何足道哉!

    (取材于《唐狄梁公碑》《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注释:①②《陟岵》:出自《诗经·魏风》,表达久役在外的人想念父母之情。(2)房陵:地名。武则天废其子中宗之帝位,改封其为“庐陵王”,软禁于此。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无忌为。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贤。陈馀者,亦大梁人也。馀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之交。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高祖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馀五百金。张耳、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里吏尝有过笞陈馀,陈馀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吏去,张耳乃引陈馀之桑下而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馀然之。奏诏书购求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陈涉起薪,至入陈。张耳、陈馀上谒陈涉。涉及左右生平数闻张耳、陈馀贤,未尝见,见即大喜。陈中豪杰父老乃说陈涉曰:“愿将军立为楚王也。”陈涉遂立为王,以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赵地。武臣等从白马渡河。

    (武臣)立为赵王。以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使人报陈王,陈王大怒,欲尽族武臣等家,而发兵击赵。陈王相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不如因而贺之使急引兵西击秦陈王然之,从其计,徙系武臣等家宫中,封张耳子敖为成都君。陈王使使者贺赵,令趣发兵西入关。张耳说武臣曰:“王王赵,非楚意,特以计贺王。楚已灭秦,必加兵于赵。原王毋西兵,北徇燕,南收河内以自广。赵南据大河,北有燕,楚虽胜秦,必不敢制赵。”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

    (选自《史记•列传第二十九》)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辽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