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政者何如?”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

    请结合以上文字,概括说明孔子所答的三类“士”的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 , 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广陵吴普从佗学。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注]①太祖:曹操的庙号。②传付许狱:解押送至许昌的监狱。③考验首服:拷问认罪。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韩愈《师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正兴学校2020-2021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奂,字然明,少立志节,游三辅 , 后辟大将军梁冀府,以疾去官。复举贤良,对策第一,擢拜议郎。延熹六年,拜武威太守,平均徭赋,率厉散败,常为诸郡最,河西由是而全。其俗多妖忌,凡二月、五月产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悉杀之。奂示以义方,严加赏罚,风俗遂改,百姓生为立祠。奂尝与士友言曰:“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及为将帅,果有勋名。永康元年春,东羌、先零五六千骑寇关中,掠云阳。冬,羌岸尾等胁同种复抄三辅,奂遣司马尹端大破之,斩其酋豪,三州清定。建宁元年,振旅而还。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谋诛宦官,事泄,中常侍曹节等于中作乱,以奂新征,不知本谋,矫制使奂率五营士围武。武自杀,蕃见害,奂少府,又拜大司农,以功封侯。奂深病为节所卖,上书固让,封还印绶,卒不肯当。明年夏,青蛇见于御坐轩前,又大风雨雹,霹雳拔树,诏使百僚各言灾应。奂上曰:“臣闻风为号令,动物通气。木生于火,相须乃明。蛇能屈中,配龙腾蛰。顺至为休征,逆来为殃咎。故窦武、陈蕃或志宁社稷,或方直不回,前以谗胜,并伏诛戮,海内默默,人怀震愤。宜急为改葬,徙还家属,其从坐禁锢,一切蠲除。”天子深纳奂言,以问诸黄门常侍,左右皆恶之,帝不得自从。司隶校尉王寓出于宦官欲借宠公卿以求荐举百僚畏惮唯奂独拒之寓怒遂陷以党罪禁锢归田里 时禁锢者多不能守静,或死或徙。奂闭门不出,养徒千人,著《尚书记难》三十余万言。董卓慕之,使其兄遗缣百匹奂,奂恶卓为人,绝而不受。光和四年卒,年七十八。

    (节选自《后汉书・卷六十五》,有删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红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将略,能治军。(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 ,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象昇以是有能兵名。

    (十年)九月,清兵驻与牛兰。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赐象昇尚方剑,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当是时,嗣昌、起潜主和议。 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昇提残卒,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象昇遣廷麟往乞援,不应。师至蒿水桥,遇清兵。

    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右,遂战。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以死。一军尽覆。

    侯弘文者,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象昇。

    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挚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

    [注]①嗣昌、起潜:指杨嗣昌、高起潜。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7. 例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下列四个选项中与例句所强调的孝的内涵一致的一项是(   )

    A: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B: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C: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D: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梅之焕,字彬父,麻城人,侍郎国桢从子也。年十四为诸生。御史行部阅武,之焕骑马突教场。御史怒,命与材官角射,九发九中,长揖上马而去。万历三十二年举进士,改庶吉士。居七年,授吏科给事中。东厂太监李浚诬拷商人,之焕劾其罪。寻上言:“今天下民穷饷匮,寇横兵疲。言官舍国事争时局,部曹舍职掌建空言,天下尽为虚文所束缚。有意振刷者,不日生事,则日苛求。事未就而谤兴,法未伸而怨集,豪杰灰心,庸人养拙,国事将不可为矣。请陛下严综核以责实事,通言路以重纪纲,别臧否以惜人才,庶于国事有济。”时朝臣部党角立,之焕廉觚自胜,尝言:“附小人者必小人,附君子者未必君子。蝇之附骥,即千里犹蝇耳。”天启元年以通政参议召迁太常少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丁内外艰 , 家居。当此之时,魏、客乱政,应山杨涟首发忠贤之奸。忠贤恚甚,拷杀涟。由此悍然益诛锄善类。谓涟被逮时,过麻城,涟罪人也,之焕与盘桓流涕,当削籍,其实涟未尝过麻城也。无何,逆党梁克顺诬以赃私诏征赃庄烈帝即位,乃免征,起故官,巡抚甘肃。大破套寇,斩首七百余级,生得部长三人,降六百余人。明年春,寇复大入,患豌豆创 , 环大黄山而病。诸将请掩之,之焕不可曰:“幸灾不仁,乘危不武,不如舍之,因以为德焉。”遂不战。逾月,群寇望边城涕泣而去。冬,京师戒严,有诏入卫。且行,西部乘虚犯河西。之焕止留遣兵伏贺兰山后邀其归路大兵出水泉峡口再战再败之斩首八百四十有奇引军东。明年五月抵京师,已后时矣,有诏之焕入朝。翌日又诏之焕落职候勘,温体仁已栖政矣。初,体仁讦钱谦益,之焕移书中朝,右谦益。至是,体仁修隙,之焕遂得罪。之焕虽文士,负材武,善射,既废,无所见。所居县,阻山多盗。之焕无事,辄率健儿助吏捕,无脱者。先是,甘肃兵变,其溃卒畏捕诛,往往亡命山谷间,为群盗,贼势益张。至是,贼数万来攻麻城,望见之焕部署,辄引去。帝追叙甘肃前后功,复之焕官,荫子,然终不召。明年病卒。

    (节选自《明史·梅之焕传》)

    (注)①豌豆创:天花。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一中、射阳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啼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杨时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于颖昌,相得甚欢。其归也,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山西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之仍孙。父季庚,建中初为彭城令。季庚生居易。

    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篇,投著作郎吴人顾况。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往往流闻禁中。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曰:“臣昨缘元稹左降 , 频已奏闻。元稹左降有不可者三。何者?元稹守官正直,举奏不避权势。今中官有罪,未闻处置;御史无过,却先贬官;远近闻知,实损圣德。计天下方镇,怒元稹守官。今贬为江陵判司,即是送与方镇。臣恐元稹贬官,方镇有过,无人敢言,陛下无由得知不法之事。

    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其母因看花堕井而死,而居易作《赏花》及《新井》诗,甚伤名教,不宜置彼周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有改动)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