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句子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A: 贵国国君宽宏大量,不把我们这些俘虏杀死,用血涂鼓,而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刑;敝国国君如果把我们杀了,我们死了也将永不磨灭!
    B: 贵国国君太恩惠我们了,不把我们的血涂在鼓上,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刑;我们即使被杀死,也是光荣的。
    C: 您对我们太好了,不把我杀死,用血涂在鼓上,让我们回到秦国戴罪立功;我们国君以为我们被杀,即使死也不忘大恩!
    D: 贵国国君宽宏大量,不劳累我们用血去涂鼓,而是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刑;我们国君如果把我们杀了,虽死也不忘您的大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第三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尹似村书

    (清)袁枚

        书来,怪仆悖宋儒解《论语》,仆颇不谓然。

        孔子之道大而博,当时不违如愚者,颜氏子而已。有若、宰我,智足以知圣人,终有得失。趋庭如子思,私淑如孟轲,博雅如马、郑,俱有得失。岂有千载后奉一宋儒,而遽谓孔子之道尽是哉?《易》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孟子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苟其得,虽童子,歌之而心通;苟其失,虽颜回,瞻之而在后宋儒虽贤,终在颜、曾之下;仆虽不肖,或较童子有余,安见宋儒尽是,而仆尽非也?

        《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书》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使宋儒而果贤也,有不审问者乎?有肯自用者乎?若一闻异己者而即怒,乌乎贤?必欲抹杀一切,而惟宋儒是归,是亦如市侩之把持者而已矣。古之人有往往始愿不及此,而后人报之已过者。关忠武忠于汉室,此其志也,岂料后之隆以帝称哉?宋儒阐宣周、孔,此其志也,岂料后之垂为法令哉?且安知其著书时,不望后世贤人君子为之补过拾遗,去其非,存其是,以求合圣人之道乎?

        自时文兴,制科立,《大全》颁遵之者贵,悖之者贱 , 然后束缚天下之耳目聪明,使如僧诵经、伶度曲而后止。此非宋儒过,尊宋儒者之过也。今天下有二病焉,庸庸者习常隶旧,犹且不暇,何能别有发明?其长才秀民,又多苟且涉猎,而不肯冒不韪以深造。凡此者,皆非尊宋儒也,尊法令也。法令与宋儒,则亦有分矣。

        仆幼时墨守宋学,闻讲义略有异,辄掩耳而走。及长,读书渐多,入理渐深,方悔为古人所囿。足下亦宜早自省,毋抱宋儒作狭见之迂士,并毋若仆闻道太晚,致索解人不得

    (取材于《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论语·子罕》中“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形容孔子学问高深。②《大全》即《性理大全》,内容为宋代理学著作与理学家言论。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156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3. 下列划线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久公子车骑市中

    A: 项伯乃驰之沛公军
    B: 瞋目视项王,头发指,目眦尽裂
    C: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
    D: 朱亥四十斤铁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156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4. 选出下列各项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 公子与侯生决
    B: 张良出,要项伯
    C: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 道芷阳间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156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5. 对下列的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谁给大王谋划了这个计策?
    B: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 范增指责并向项王使眼色,举起自己佩戴的玉珏,向项王示意。
    C: 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今天我侯嬴为公子尽力也够了。
    D: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 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用处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156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6. 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论语》中记录了许多孔子关于从政的对话,如《雍也》篇: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请简要说明孔子认为三位弟子能够从政的原因,这则短文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通州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备。无备召祸,专独位危,简士壅塞。欲无壅塞,必礼士;欲位无危,必得众;欲无召祸,必完备。三者,人 君之大经也。

        齐宣王为大室,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王。 春居问于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乐为轻,敢问荆国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 “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 , 敢问荆国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今王为大室,其大益百亩,堂 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群臣莫敢谏,敢问王为有臣乎? ”王曰:“为无臣。”春居曰:“臣请辟矣!”趋而出。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谏寡人之晩也?寡人请今 止之。”遽召掌书曰:“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箴谏不可不熟。莫敢谏 若,非弗欲也。春居之所以欲之与人同,其所以入之与人异。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 由是论之,失国之主,多如宣王,然患在乎无春居。故忠臣之谏者,亦从入之,不可不慎,此得 失之本也。

        赵简子沉鸾徼于河,曰:“吾尝好声色矣,而鸾徼致之;吾尝好宫室台榭矣,而鸾徼为之; 吾尝好良马善御矣,而鸾徼来之。今吾好士六年矣,而鸾徼未尝进一人也。是长吾过而绌 善也。”故若简子者,能厚以礼督责于其臣矣。以礼督责于其臣,则人主可与为善,而不可与 为非;可与为直,而不可与为枉此三代之盛教

    (《吕氏春秋•骄恣》)

    (注)①简:怠慢。②春居:齐宣王臣。③辟:同“避”。④鸾徼:赵简子臣。⑤绌:减损。⑥三代:指夏 商周。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通州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8. 下面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集市中和朝堂上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受下等奖赏。
    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样做的困难。
    C: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军队劳累不堪,力量耗尽,远方的君主防备着这件事,恐怕不可以吧?
    D: 文倦于事,愦于忧。 我被事务搞得很疲倦,被忧虑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鲁迅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取材于《资治通鉴》)

        (材料二)

        唐卢怀慎,清慎贞素,不营资产。器用屋室,皆极俭陋。既贵,妻孥尚不免饥寒,而于故人亲戚散施甚厚。

        后为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卧病既久,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常器重璟及从愿,见之甚喜,留连永日,命设食。有蒸豆两瓯、菜数茎而已,此外翛然无办。因持二人手谓曰:“二公当出入为藩辅,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不数日而终。疾既笃,因手疏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取材于《明皇杂录》)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鲁迅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10.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
    A: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 秋毫不敢有所近
    C: 寡人不祥
    D: 今齐地方千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鲁迅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