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如此?写秋颂秋的文字同样也不少。
    B: “2008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今天对外公布,人选综合类十大流行语的分别是:汶川大地震、生命、爱心、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火炬传递、南方雪灾、众志成城、油价上涨、节能减排。
    C: 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已算万幸。
    D: 宋代散文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多样,形式更加广泛,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现在人们认识到,一方面极光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有关。
    B: 有些评论家说,中国的文人学者和诗人,都带着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C: 世界原油价格下调了,据中国海关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原油进口与去年同期比较,同比下降3.8%。
    D: 诗人陆游目睹祖国河山惨遭践踏、百姓蒙受深重苦难的现实,在《书愤》中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3. ,风飘飘而吹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4.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5.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6. 闾阎扑地,;舸舰弥津,。      (王勃《滕王阁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7. 塞下秋来风景异,。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8. 《秋声赋》里,形容“秋气”的一句描写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9.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画线部分相同。

    挫折纵然无情,却给人无尽的砥砺;失败固然残忍,却能使人趋于顽强。一湾溪流,曲折回转中却能荡出山鸣谷应的回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10.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试仿照下面的示例,在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个对象,根据备选人物的相关特点拟写一副对联。

    示例:(苏武)汉臣持节牧北海,鸿雁捎书回故乡。

    备选人物:李白 杜甫 李清照 文天祥 鲁迅 朱自清

    选择的人物:

    拟出的对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