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说汉语标准到可与央视王牌主持人媲美,说英语还会教你美式和英式两种发音……11月26日,一位机器人教师现身福建长乐的海西动漫创意之都,吸引了观众的眼睛。这是中国首个机器人教师,它现场演示了多项功能。它身高与小学生相当,可以自由行走。借助身上的感应器和脚下的轮子,憨态可掬的机器人教师可随意走动。它没有太多的“师道尊严”,你叫一声“老师”,它会挪到你跟前,你再叫一声“老师快点”,它前行的速度会快些。

    它可以。机器人教师利用语音和图文与学生互动,在课堂和家中辅导孩子读课文、学英语、做作业等。它可以。它在考场上安静地巡视,当你准备作弊时,它会出其不意地走到你跟前,因为它身上装有一个特殊设备,能根据考生心跳异常的频率,及时发现谁想作弊并进行制止。它可以。机器人教师远程连接家长的手机或电脑,协助家长随时监护孩子的身体情况,如学生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它会及时与家长联系;学生在家进行不健康的活动时,它会通过远程连接提醒家长马上干预;遇到火灾、地震、煤气泄漏等意外时,它会通过远程连接协助家长及时给出逃生路线帮助学生逃生。

    u7ed9u8fd9u5219u65b0u95fbu52a0u4e0au6807u9898uff0cu6807u9898u4e0du8d85u8fc715u4e2au5b57u3002

    u5728u6a2au7ebfu5904u8865u5199u6070u5f53u7684u5185u5bb9uff0cu4f7fu6574u6bb5u6587u5b57u8bedu610fu5b8cu6574uff0cu524du540eu8fdeu8d2fu3002u6bcfu5904u5b57u6570u4e0du8d85u8fc710u4e2auff08u542bu6807u70b9u7b26u53f7uff09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2.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鼾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
    B: 我留恋于这绿色,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州的欢喜,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茎叶的欢喜。
    C: 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浓厚的颓费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
    D: 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近500年间的诗歌305篇。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B: 杂剧在元代文学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等。
    C: 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法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艺术创作的顶峰。
    D: 《我有一个梦想》、《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分别是马丁·路德金、郁达夫、朱自清的作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笛福是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等。
    B: 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威尼斯商人》是他的著名的悲剧作品。
    C: 拜伦是19世纪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唐璜》是他的代表作。
    D: 抒情短诗在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创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西风颂》和《致云雀》就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5.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说,“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又说,读了这些作品,“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这是不错的。从《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秦风·蒹葭》),《楚辞》里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到汉武帝《秋风辞》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魏曹丕《        》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都是写秋景秋意,至于唐宋以后的诗文,更是不胜枚举。郁达夫说,其中的原因是“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这就恐怕有点以偏概全了        的《秋声赋》写秋,说“秋之为状”,“其色惨淡”,“其意萧条”,把秋声描摹为“淅沥”“萧飒”“凄凄切切”,        的《雨霖铃》说“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样写秋,说带颓废色彩,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古代诗文写秋,并不都带颓废色彩,写得优雅清丽令人赏心悦目的也不少,写的慷慨洒脱意境深远的也不乏其例。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慷慨。”这是南朝齐代诗人左思《杂诗》中的诗句,由秋风霜露勾起壮志未伸而老之将至的感慨,写得意气豪迈,催人激励自勉。

    再如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全诗意境开朗,襟怀旷达,毫无伤感哀愁之情。

    写秋不仅不带颓废色彩,而且写得慷慨悲壮的还有宋代的范仲淹和叶梦得。范仲淹《渔家傲》词的上片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后两句把边塞风光的肃杀雄壮描绘得十分出色。叶梦得一生跨北、南两宋,他亲身经历北宋末年的战乱,晚年退居江南,虽有报国之志却难以实现。他的《水调歌头》词的下片是这样写的:“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却恨悲风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悲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词中“东山老”一语用东晋谢安的典故。谢安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一举击溃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扭转东晋危局。叶梦得在词里借此表达自己虽已暮年(秋将晚),仍渴望抗金报国的爱国热情。

    u5bf9u6587u4e2du753bu7ebfu53e5u6240u9648u8ff0u7684u89c2u70b9uff0cu4f5cu8005u7528u4e86u54eau4e9bu4f8bu5b50u52a0u4ee5u4f50u8bc1uff1f

    u540cu6837u662fu79cbu5929uff0cu5374u5728u6587u4ebau7b14u4e0bu5448u73b0u51fau4e0du540cu8272u5f69uff0cu5bf9u6b64u4f60u662fu600eu4e48u770bu7684uff1fu8bf7u9610u8ff0u4f60u7684u89c2u70b9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7. 依次填入下面 一首七律《秋宿湘江遇雨》中空缺处的句子,恰当的一组是(     )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              

    A: 暮雨千家薜荔村   长笛一声归岛门
    B: 明月一轮杨柳村   一声长笛归岛门
    C: 千家暮雨薜荔村   杨花喜杀渡江人
    D: 明月一轮杨柳村   杨花愁杀渡江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8. 《后赤壁赋》初冬独特的夜景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写出“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的句子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9. 苏洵在《六国论》里提出如果“,”并且坚持向西进攻,秦人恐怕吃饭都不能下咽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
  • 10. 阅读下面一首元小令,然后回答问题。

    小桃红·秋江

    倪瓒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雪晴天,绿蘋红蓼参差见。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这首小令描绘了意境幽远的秋水景色,读来如同欣赏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卷。请从动静和色彩两方面对这首小令进行赏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秋颂》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