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王莽新政很像19世纪欧洲才出现的空想社会主义的那套东西:全国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生产资料(田地)平均分配,这些政令合起来看,就像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棋局,王莽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棋手,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那些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当年要是了解到王莽的大棋局,一定为之汗颜。但是,各地豪强纷纷率众起兵,反抗王莽的新政。公元23年,王莽被攻入长安城的起义军杀死,他想要建立一个人人富足的理想社会,可惜到头来只是一个昙花一现

    A: 惊天地泣鬼神
    B: 高瞻远瞩
    C: 汗颜
    D: 昙花一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语文选修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
  • 2. 范仲淹《渔家傲》中表达诗人虽有乡愁但却以忧国忧民保家卫国为使命,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语文选修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
  • 3.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B: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新事物脱颖而出 , 语言作为日常交际的工具,也会相应地产生新词语来表达这些新事物。
    C: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或许就是这种心态,能淡然面对一切得失,即便前途渺茫,理想陨落,也能安之若素
    D: 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 , 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语文选修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
  •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语文选修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中,秩序并不是一种随意达成的状态,而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的特定状态或情势。滕尼斯划分了两类秩序:一类是共同体的秩序,它的产生立足于“意志的协调一致,基本上是建立在和睦的基础之上,通过习俗与宗教产生并改良”;另一类是社会的秩序,它是“以聚合一起的,联合的选择意志即惯例为基础的,通过政治的立法获得其安全,通过公众舆论而得到其思想的和有意识的解释,即获得自我辩护”。

    秩序在分工和交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随着它们的变化而调整和变动。对于一个共同体或社会说,秩序的起方式可能是多样的,甚至是偶然的。

    秩序起后,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期才能发挥功能并进行再生产。秩序维持的基本条件有:(1)暴力手段是垄断的而不是分散的,防止了共同体或社会内部冲突的无限扩大;(2)建立了有效的惩罚和激励机制,能对行为者行为产生必要的约束和引导;(3)具有对弱者的最低限度的保护机制,可以把各种关系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4)能发展起调节或协调内部关系的中介物,使行为者之间能够正常地、便利地交往,并形成相对稳定的预期。

    秩序在形成过程中被赋予了价值或意义,承载着特定群体的目的或所有群体达成的共识。用布尔(Bull)的话说,“社会生活的秩序并非个人或群体之间达成的任何一种情势,而是一种能带特定结果的格局、一种能实现社会生活中某些目标或价值的安排。”因此,秩序是具有价值意义和目标取向的,是共同体(或社会)内部关系以及共同体(或社会)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集中反映。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说:“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作为,在他们自己看,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中国古代的老子对“善”的推崇,孔子对“仕”的诠释,都是对秩序赋予的最高价值。在现代社会,秩序实现的价值可以被归纳为:生命的安全、遵守承诺和保护财产,或者是生命、真理和财产。因此,社会生活的秩序是指“一种能维持社会生活达到这样一些基本的、首要的或普遍目标的人类活动模式”。当然,这种目标赋予秩序终极性的价值要求,是理想的秩序功能。

    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建立良好的秩序的条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语文选修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
  •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u4eceu5168u8bd7u6765u770buff0cu8bd7u4e2du63cfu5199u4e86u660eu6708u3001u6e05u6cc9uff0cu4e5fu63cfu5199u4e86u6d63u7eb1u5973u5f52u6765u65f6u7684u55a7u54d7u548cu6e14u821fu5728u83b2u5858u4e2du7a7fu68adu7684u60c5u666fuff0cu4e3au4ec0u4e48u9996u53e5u5374u8981u8bf4u662fu201cu7a7au5c71u201duff1fu201cu7a7au5c71u201du662fu7740u91cdu5199u81eau5df1u7684u773cu524du6240u89c1uff0cu8fd8u662fu7740u91cdu4e8eu5185u5fc3u7684u611fu53d7uff1f

    u8bd7u6b4cu9894u8054u63cfu5199u81eau7136u666fu8c61uff0cu9888u8054u5219u4fa7u91cdu4e8eu63cfu5199u4ebau7684u6d3bu52a8uff0cu8bd7u4e2du7684u666fu8c61u7ed9u4ebau4ee5u7f8eu7684u611fu53d7u3002u6709u4ebau8bf4uff0cu8fd9u9996u8bd7u5bc4u5bd3u4e86u8bd7u4ebau7684u4ebau683cu60c5u64cduff0cu4e5fu8868u73b0u4e86u4ed6u7684u793eu4f1au7406u60f3u3002u8bf7u7ed3u5408u81eau5df1u7684u7406u89e3uff0cu5bf9u4ee5u4e0au4e24u4e2au65b9u9762u4f5c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u4ebau683cu60c5u64cduff1a 

    u793eu4f1au7406u60f3uff1a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语文选修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
  • 7. 下列加线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 女(wán)         萏(hán)     居(zhé)         霜(bīn)
    B: 汀(zhǔ)          凝(mù)      岩(chán)         崔(wéi)
    C: 阳(xún)         呕(yā)          吝(jiān)           羽扇巾(lún)
    D: 狼(chái)        石(zhān)   凝(yē)              猿(náo)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语文选修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
  •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B: 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C: 小品《不差钱》对“不差钱”的反复宣称,既表达了对某些宰人商家的抗议,也反映了正在奔小康的农民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自觉自为。
    D: 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语文选修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
  • 9.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们把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类重大发明,以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都加在一个个神话英雄身上,并把他们看作是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

    ②这些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他们都有着神异的经历或本领,他们的业绩在于创造和征服,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等等。

    ③它标志着人类自身的主体性突出了,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大量有关文化英雄的神话。

    ④黄帝之前,神话中有着大量的自然神。黄帝之后,神话进入了一个英雄的时代。

    ⑤自然神从而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

    A: ④①⑤③②
    B: ①⑤④③②
    C: ④⑤①②③
    D: ①⑤④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语文选修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
  • 10. 《论语》中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语文选修第7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