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与前后文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寅卯时分,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么,那里“吱呦”一声,睡在山屋里的你就醒了。                            。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仿佛也变作了它的一枝。

    ①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么?不,你会霍然一跃就起来的。衣裳都来不及披一件,先就跳下床来打开窗子。

    ②那窗外像笑着似的处女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

    ③你立刻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飘飘渺渺的钟声,也嗡嗡地传了过来。

    ④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

    ⑤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  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上了山去。

    A: ③⑤①②④
    B: ①③⑤④②
    C: ①②③⑤④
    D: ③⑤①④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山那面人家》同步练习
  • 2.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句子,或喻新事物不断涌现,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山那面人家》同步练习
  • 3.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处用典,抒写自己归来后的感触,对同时被贬的旧友的怀念,以及人事沧桑之感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山那面人家》同步练习
  • 4.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描写所见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山那面人家》同步练习
  • 5.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山那面人家》同步练习
  • 6. 杜甫的《赤壁》蕴涵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山那面人家》同步练习
  • 7. 阅读《像山那样思考》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我现在想,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而且,山的恐惧有更充分的理由:当一只被狼猎杀的公鹿在两三年就可被替补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恢复。

    牛群也是如此,清除了其牧场上的狼的牧牛人并未意识到,他取代了狼的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大小的工作。他不知道像山那样去思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

    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所有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同一种东西: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在这方面,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是很好的,而且或许是客观的思考的必要条件,不过,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u9009u6587u7b2cu4e09u6bb5u753bu7ebfu53e5u4e2du7684u201cu8fd9u4e00u65f6u4ee3u201du53efu4ee5u53bbu6389u5417uff1fu4e3au4ec0u4e48uff1f

    u9009u6587u672bu6bb5u672bu53e5u7684u542bu4e49u662fu4ec0u4e48uff1f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山那面人家》同步练习
  • 8. 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要求:①点明主题;②语意连贯;③不超过40个字(含标点符号)。 

    大师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山,问弟子:“那山为什么能与天相连?” 

    “因为它高呗。”弟子说。 大师带弟子来到海边,指着远处与天相连的海面问:“海在低处,没有山的高度,那为什么海也能与天相连、与天等高呢?” 

    弟子支吾着,答不上来。

    大师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山那面人家》同步练习
  • 9. 下列加线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私/熟      咆像    意/提   济一堂/无于事
    B: 白/饿         会/参    体/梁   轻怕重/ 花惹草
    C: 投命         急/火    标别   词夺理/人所难
    D: 气/沮         实/红    蜡/污   螳臂车/安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红与白》同步练习
  • 10.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诗论中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之语,其中的“元”“白”“郊”“岛”分别是指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孟郊和贾岛。
    B: 古代白话小说“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由元代冯梦龙编辑;“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由明代凌蒙初编著。
    C: 自“五四”以来的戏剧创作中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20年代有郭沫若的《王昭君》,30年代有曹禺的《雷雨》,40年代有《白毛女》,50年代有老舍的《茶馆》。
    D: 司汤达是德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是《红与黑》;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红与白》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