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组是(   )

    韩寒是愤青,而鲁迅、闻一多、柏杨同样是愤青。 一位位愤青,都是以骂而闻名于世的。愤青的重点不在“青”而在“愤”,因为愤怒他们永葆年轻人的活力。 愤青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①或为惊醒,或为疗救,不平则鸣

    ②看清了社会的种种无良

    ③却能发黄钟大吕之音,振聋发聩

    ④手无实权而心有正义公理

    ⑤很难居于高位,却能居于思想和灵魂的髙地

    ⑥虽不能与主流之音共鸣

    A: ⑤②⑥③①④
    B: ⑤②④①⑥③
    C: ①④⑤②⑥③
    D: ④①⑥③⑤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 《红烛》同步练习
  • 2. 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和闻一多的《红烛》,完成练习。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培——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培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吧!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u674eu5546u9690u300au65e0u9898u300bu8bd7u4e2du7684u201cu8721u70acu6210u7070u6ceau59cbu5e72u201du8fd0u7528u4e86u7684u4feeu8f9eu624bu6cd5uff0cu5f62u8c61u5730u8868u8fbeu51fau7684u60c5u611fuff1bu95fbu4e00u591au5728u300au7ea2u70dbu300bu8bd7u6b4cu5f00u5934uff0cu5f15u7528u674eu5546u9690u8bd7u53e5u7684u7528u610fu662fu3002
    u300au7ea2u70dbu300bu4e00u8bd7u6bcfu8282u4ee5u201cu7ea2u70dbu554a! u201du9886u8d77uff0cu53d1u51fau79cdu79cdu7684u6168u53f9uff0cu63d0u51fau79cdu79cdu7684u56f0u60d1uff0cu8bf7u5206u6790u4f5cu8005u7684u60c5u611fu53d8u5316u4ee5u53cau8fd9u6837u5199u7684u4f5cu7528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 《红烛》同步练习
  • 3.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历史剧往往注重剧情和史实的吻合。郭沫若却独辟蹊径 , 超越了史实的限制,借此来实现自己借古讽今的目的,如历史剧《屈原》。

    ②龙是中国的标志,然而,这一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产生一些不可理喻的联想。

    ③最近几年来,许多中国人对食用野生动物极度狂热,尤其对珍贵的飞禽情有独钟,这导致国内哀鸿遍野

    ④王立群教授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汉初历史,可谓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得到了学术界同仁的一致好评。

    ⑤实现“人机对话”已是唾手可得 , 能听懂人类语言的“智能”型计算机即将进入中国千家万户。

    ⑥闻立鹏教授是闻一多先生的小儿子,他最近在一次访谈中指出,父亲一生危言危行 , 对自己人格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A: ②③⑤
    B: ①③⑥
    C: ①②④
    D: ④⑤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 《红烛》同步练习
  •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许多人勤奋地买书、读书、藏书,但你问他们这么多年下来最喜欢什么书、哪位作者对自己影响最大,①。倘若把读书比作交友,这样的读书人近似交际场中那些四处点头握手、广递名片的人物,②。读书的无效和无聊,不过如此。要精读书,有选择地读。对不爱书的人,我劝他多读书;而对爱书的人,③,郭沫若和胡适都说过类似的话,即“书桌上不要出现第二本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 《红烛》同步练习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初夏的黄昏,闻一多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穿着黑色的长衫,架着银边的眼镜,抱着他那大叠大叠的数年来钻研所得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地昂然走进教室里来。当学生们_____地起立致敬又复坐下之后,他也坐下了;但并不即刻开讲,却_____地掏出他自己的纸烟匣,打开来,对着学生们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作蔼然的一笑,问道:“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接受这gentleman风味的礼让。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柴吸了一支,使一阵烟雾在电灯下更浇重了他道士般_____的面容。于是,像念“坐场诗”一样,他搭着极其迂缓的腔调,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这样地,他便开讲起来,讲他心仪的《楚辞》,讲神话与诗歌的关系,得意地把两个古人的诗句集成一副对联在课堂上吟诵:“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显然,他像中国的许多旧名士一样,在夜间比在上午讲得精彩,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惮烦向注册课交涉把上午的课移到黄昏以后的理由。有时,讲到_____的时候,他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出皎兮”的时候,这才在“凉露霏霏沾衣”中回到他的新南院住宅。

    u6587u4e2du753bu6a2au7ebfu7684u53e5u5b50u6709u8bedu75c5uff0cu4e0bu5217u4feeu6539u6700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   )
    u4f9du6b21u586bu5165u6587u4e2du6a2au7ebfu4e0au7684u6210u8beduff0cu5168u90fd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   )
    u5c06u4e0bu5217u8bd7u53e5u586bu5165u6587u4e2du62ecu53f7u5185uff0cu6700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 《红烛》同步练习
  • 6. 闻一多,。代表作有诗集《》《》,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 《红烛》同步练习
  • 7. “,蜡炬成灰泪始干。”作者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多用来比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 《红烛》同步练习
  • 8.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
    A: 烦躁    藩篱    诡密    慰籍
    B: 红烛    嬉闹    渣滓    残风
    C: 光茫    蜡炬    耕耘    脂肓
    D: 捣破    监狱    寒喧    沸水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 《红烛》同步练习
  • 9. 下列各句中句意表达明确且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B: 闻一多先生,是英勇的革命烈士,是激情的诗人,是优秀的学者。
    C: 鲁迅先生那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伟大的形象,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D: 李磊和韩海二人久别重逢,异常亲切,他马上给了他一个热情的拥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 《红烛》同步练习
  • 10. 阅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完成下题。

    诗的最后一句“力的绘画,力的舞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并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力”的含义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