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参照示例中的反驳方式,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作出两中恰当的反驳。

    示例:

    (问题语段)现在社会物质诱惑太多,只有通过各种文艺节目才能有效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反驳:

    ①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方式有很多,并不是一定要通过文艺节目。

    ②你认为大量低俗的文艺节目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吗?

    (问题语段)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些看似无法达成的目标,在优秀的领导人物的带领下,都会轻而易举地实现。

    反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同步练习
  • 2. 下列对《峨日朵雪峰之侧》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一句中“此刻”和“仅”意蕴丰富,虽历经艰难,可“我”并没有到达最高峰,但也不意味着这就是终点。
    B: 诗人描写的是他在雪峰之侧目睹的一次高原落日美景,用比喻的手法把落日的张力和动势写得精彩绝伦、如在眼前。在视觉之上,诗人又叠加了听觉描写,滑坡的石砾制造的声响如军旅的喊杀声渐渐远去,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诗中所写落日更显壮观。
    C: 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意象,峨日朵之雪、太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D: 诗歌的最后,诗人给出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一同默享快慰!诗人为一只渺小的蜘蛛而不是雄鹰或者雪豹和自己一同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而遗憾,深感无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同步练习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然界的植物           , 可中国人特别喜爱松、竹、梅,把它们推崇为某种人格精神的象征,称它们为“岁寒三友”,这都是           的常识。

    有人认为,松、竹、梅之所以受人喜爱,是因为它们具有值得观赏的外在形象,(    ),但同时也因为赋予其意义的古人自身存在与之对应的文化和人格诉求。松的枝干如铁、岁寒后凋,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等等,都是中国人所推崇、提倡的一种风骨。

    中国文化传统崇尚这种风骨,主要是出于中国人遵循天道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求培植一种强旺的内在精神,以应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           , 成就人生的各种事业。但是,当这种人生态度遭受挫折而又无力抗争、不愿屈服时,也会有以一种超然物外或纵情山水、           的态度对待现实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在原有基础上赋予松、竹、梅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今人对松、竹、梅的风骨赋予了新的理解和阐释,且大多与革命者和革命精神有关。传统文化的经典意象,需要给予新的阐释,才能对今天的社会人群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也才能使这种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得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u4f9du6b21u586bu5165u6587u4e2du6a2au7ebfu4e0au7684u6210u8beduff0cu5168u90fd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0bu5217u5728u6587u4e2du62ecu53f7u5185u8865u5199u7684u8bedu53e5uff0cu6700u6070u5f53u7684u9879u662fuff08   uff09
    u6587u4e2du753bu6a2au7ebfu7684u53e5u5b50u6709u8bedu75c5uff0cu4e0bu5217u4feeu6539u6700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同步练习
  • 4. 诗人在诗文前引用了李商隐的诗句,联系《红烛》全诗,谈谈诗人写《红烛》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红”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红烛”在诗人心里是什么的化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同步练习
  • 5. 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的蜘蛛形象有什么意义?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同步练习
  • 6. 作为抒情诗《峨日朵雪峰之制》与《红烛》的抒情方式有较大不同,请试谈一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同步练习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稽,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

    ②1938年,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顾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③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我走得有点累,让我枕着潮水睡一睡。

    让湖风吹散我一团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

    ④蒙自武庙街的顾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顾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

    ⑤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

    ⑧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朱自清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冯友兰先生在题词中也说:“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

    ⑦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牌匾。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⑧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醒……”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湖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它的意义更是深厚。”

    ⑨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翼,一袭长衫,飘然而行。……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⑩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激池的水。

    ⑪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

    (取材于王剑冰同名散文)

    u4e0bu5217u5bf9u4f5cu54c1u7684u7406u89e3u548cu8d4fu6790uff0cu4e0du51c6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8499u81eau5357u6e56uff0cu89c1u8bc1u4e86u897fu5357u8054u5927u4e00u6bb5u7279u6b8au7684u5c81u6708uff0cu5b83u201cu5982u6fc0u6d41u4e2du4e00u6bb5u5e73u9759u6e29u67d4u7684u6d41u6c34u201duff0cu5728u201cu5b81u9759u4e2du53c8u5954u6d8cu7740u6fc0u60c5u201du3002u7ed3u5408u5168u6587uff0cu8bf4u8bf4u4f60u7684u7406u89e3u3002
    u4f5cu8005u8bf4u300au5357u6e56u77edu6b4cu300bu201cu611fu60c5u6dcbu6f13uff0cu6dcbu6f13u5730u8ba9u4ebau6ceau6d8cu201duff0cu8bf7u6839u636eu6587u610fuff0cu5bf9u6b64u8bd7u7684u8fd9u4e00u7279u70b9u52a0u4ee5u8d4fu6790u3002
    u6587u4e2du95fbu4e00u591au5148u751fu201cu6012u8bfbu6551u56fdu201duff0cu83b7u5f97u201cu4f55u59a8u4e00u4e0bu697cu4e3bu4ebau201du7684u96c5u53f7u4f53u73b0u4e86u4e00u79cdu4ec0u4e48u7cbeu795euff1fu8fd9u548cu4ed6u300au7ea2u70dbu300bu8bd7u4e2du54eau4e9bu8bd7u53e5u4f53u73b0u7684u7cbeu795eu662fu4e00u81f4u7684uff1f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同步练习
  • 8. 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与例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A: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B: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 带工的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打印子簿子”,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像火车站轧票处一般的木栅子的前面。
    D: 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点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立在地球边上同步练习
  • 9.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 削 盘 皮 生吞活
    B: 咬 始 韶 牙咧嘴
    C: 脉 汗 流 口喷人
    D: 发 动 光 一十寒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点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立在地球边上同步练习
  •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和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琴瑟失调 , 不得不分手。
    B: 今年我终于考上了大学。就要离开故乡时,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嘱咐我:“考上大学不是学习的终止,一定要更努力地学习。”
    C: 3月24日的报纸有一篇《当代陈世美》,报道了一个负心汉为了攀高枝而抛弃自己结发妻子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忘恩寡情,义薄云天
    D: 作为文物,他们都被认为毫无价值;作为废铁,它们论吨计价;作为景观,它们往往与现代普通人的审美期望相去甚远,大多不堪入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点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立在地球边上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