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故都的秋》在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有人认为此有画蛇添足之嫌,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华文部)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2. 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入学考试试卷
  • 3.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宿命(sù)        帖(yù)        圮(tān)        祷(qí)
    B: 永(juàn)        守(gé)        慰(jiè)        蝉(tuì)
    C: 如(pì)        雕(zhuó)        荒(wǔ)        剥(shí)
    D: 荒(pì)        然(zú)        坎(kě)        古(gèn)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5 《我与地坛》课时作业
  • 4.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B: 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
    C: 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5 《我与地坛》课时作业
  • 5. 对本文写作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用衬托的方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母亲的坚韧、顽强。
    B: 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母亲的崇高形象。
    C: 采用语言、动作、细节、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 不是以情节曲折巧妙取胜,而是以“平淡”中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5 《我与地坛》课时作业
  • 6.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我与地坛》是有口皆碑的好散文,其丰沛的力度,使所有读过的人都不得不认真思考人生的诸多问题。人生是苦役,但并不是说,人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苦役中就找不回尊严和欢乐。 史铁生的文字有一些苍凉,但在那苍凉的底色下埋藏的正是对人生入木三分的认识。

    A: 有口皆碑
    B: 丰沛
    C: 旷日持久
    D: 人木三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5 《我与地坛》课时作业
  • 7. 读书时,人们常用批注对文中精当之处做出评点,抒发感想。它直入文本,少有迁回,三言两语,生动传神。请参考对画框线句的批注,任选下面《我与地坛(节选)》中一处画横线的句子,从内容、手法、作者情感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做批注。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

    ;①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②树干上留着一个婵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示例:一个比喻写尽蜂儿姿态之轻盈,动作之优雅,神态之安闲,突现物之生机,妙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5 《我与地坛》课时作业
  • 8.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概括史铁生散文的四个特点。

    翻开史铁生的散文,你会不知不觉地被他那平实的文字所吸引,更会情不自禁地被作品中的真情所打动。

    “哲理”一词似乎是神秘的、深奥的,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史铁生用他的笔在平实的叙述中向人们阐述了人生的哲理。画家会用浓重的色彩和奇特的视觉构图抒发悲怆的情感,而史铁生却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描述他的特殊经历,其作品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充满悲怆,这悲怆弥漫在整篇作品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5 《我与地坛》课时作业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想念地坛

    史铁生

    ①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②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鳴……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③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丝风飞叶动,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④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然后在那儿想:“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这念头不觉出声,如空谷回音。

    ⑤谁?谁还能怎样?我,我自己。

    ⑥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将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⑦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一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的。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⑧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我想,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

    ⑨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倘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比赛、擂台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它自己已经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将,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

    ⑩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放弃强力,当然还有阿谀。现在可真是反了!——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人呢?名人,强人,人物。可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一天天在风雨中放弃,五百年,安静了安静得草木葳蕤,生气盎然。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疯话。

    ⑪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现在我看虛空中便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经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有删改)

    u4e0bu5217u5bf9u672cu6587u76f8u5173u5185u5bb9u7684u7406u89e3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   )
    u4e0bu5217u5bf9u672cu6587u827au672fu7279u8272u7684u5206u6790u9274u8d4f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   )
    u6587u4e2du63d0u5230u201cu6bd4u8d5bu3001u64c2u53f0u548cu6392u540du699cu201du7684u4f5cu7528u662fu4ec0u4e48uff1f
    u7eb5u89c2u5168u6587uff0cu5730u575bu7684u201cu5b89u9759u201du5177u6709u600eu6837u7684u7279u70b9uff1f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5 《我与地坛》课时作业
  • 10.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那么大。”
    B: 有那么一会儿,我甚至对世界对上天充满了仇恨和厌恶。
    C: 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为了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
    D: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5 《我与地坛》课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