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判断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的正误。
    u82b1u4e0bu6210u5343u6210u767eu7684u871cu8702u84cau84cau90c1u90c1u5730u95f9u7740uff0cu5927u5c0fu7684u8774u8776u98deu6765u98deu53bbu3002
    u5979u6628u665au4f11u606fu5f97u592au665au4e86uff0cu4ee5u81f4u4ecau5929u603bu662fu6ca1u7cbeu6253u91c7u7684u3002
    u957fu6625u82b1u7684u5ae9u679du9876u7aefuff0cu6bcfu957fu51fau4e00u53f6u7247uff0cu53f6u814bu95f4u5373u5192u51fau4e24u6735u82b1u3002u5b83u7684u82b1u6735u7279u591auff0cu82b1u671fu7279u522bu957fuff0cu82b1u52bfu7e41u8302uff0cu751fu6c14u52c3u52c3u3002
    10u5929u4e4bu5185u5efau6210u4e00u6240u5177u59071000u5f20u5e8au4f4du7684u533bu9662uff0cu8fd9u6837u7684u901fu5ea6u8fdeu897fu65b9u7535u89c6u4e3bu64adu4e5fu60cau53f9u4e0du5df2uff01
    u4ed6u4e00u5411u6211u884cu6211u7d20uff0cu60f3u5e72u4ec0u4e48u5c31u5e72u4ec0u4e48uff0cu60f3u600eu4e48u5e72u5c31u600eu4e48u5e72uff0cu4eceu4e0du8003u8651u522bu4ebauff0cu5468u56f4u7684u4ebau90fdu8ba4u4e3au4ed6u4e0du53efu8a00u55bbuff01
    u8fd9u4e2au4ebau770bu8d77u6765u9762u7ea2u8033u8d64 uff0c u8eabu4f53u5f3au5065uff0cu662fu4e2au5065u5eb7u7684u4eba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 2. 在这篇散文中,郁达夫对故都的秋天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揣摩分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 3. 荷塘月色课文第7段至结尾主要写故乡江南的古人采莲的活动,你觉得这些内容与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有关系吗?为什么?(《荷塘月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 4. 阅读荷塘月色第4段,思考作者是怎样从下面这五个方面描绘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品味它的妙处。

    物象

    句子

    修辞

    妙处

    荷叶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花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袅娜”“羞涩”赋予荷花以人的生命力和感情,“袅娜地开着”写荷花饱满盛开的形状,“羞涩”写含苞待放的情态,④

    荷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波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凝碧的波痕。

    “颤动”“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表现荷花富有生机的特点。

    流水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更见风致了。

    拟人

    “脉脉”赋予流水以人的思想感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 5. 《故都的秋》是写景抒情散文,却在描绘秋景之后,在第10段插入一大段议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从思想内容和行文章法两个角度分析,完成下面的表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 6. 联系全文和写作背景,思考:《荷塘月色》中作者为什么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情景和《西洲曲》的文字?(《荷塘月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看    莲

    杨  莹

    ①看莲要趁早,千万别过了八月才去,只剩下莲蓬头和枯叶。也千万别到了傍晚才去,莲会睡着在夜雾里。今日恰逢其时,正是莲花盛开的时节,一路上听得到那花开的声音。非专程去看莲,也未想到会遇到莲,临时去参加一个会,中午休会,意外地听说我们被安排在一个荷塘旁就餐。

    ②常常,想见的人会偶遇在某个地方,这样的邂逅便带来如看莲般的喜悦。今天随意地走近了莲,莲花在湖面上轻轻地裂开,久违了的莲,总能令人心动,这内心的喜悦,又似意外地走近了一位想念已久的人。

    ③荷塘边总是一种令人晕眩的燥热,蝉鸣此起彼伏,柳枝一动不动,一股燥热往上冒,心底的烦恼再次无限地蔓延开来。这个季节里,我不自觉地染上了复杂而郁闷的情绪,陷入不想回忆的回忆。那么多的日子里,是什么使我满怀忧伤,又满怀希望呢?那些烦恼,如莲,是切肤的,是温暖的,又是不可言说的,那苦痛是属于自己的,是与出身连在一起的。

    ④心烦时喝茶,心静许多,那么,心烦时看莲呢?也许与喝茶同感。最安静地度过余生的地方该是温暖的,什么回忆也打扰不了的。

    ⑤湖面骄阳当头,莲,勇敢地展示着自己的美,这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力量。静心观荷,无需任何语言。

    ⑥忽然飘来两句秽语,折杀了荷塘溢出的美,徒增使人心烦的噪音。在湖面上生出一片莲花之前,是一池污水,而花败时污水还是污水,所以,有的人就只看得见污水,就只看见了污水,看不到大美,便只有把看见的污水反复地传说,而污水,是骂不干净的。

    ⑦常常,我们周围的人,我们的同行者,都不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这是人的一种无奈。生活中常常忽然间就撞见了你不想见的人,为了和谐,你必须忍耐着。

    ⑧而那“大美”,美的时间又是那么短暂,所以,人们才记得,才惦记。在这样谁也逃脱不了的污水中,孤独着,等待着莲花一次次开放。每个夏天的花朵,都是寂寞的。在这样谁也逃脱不了的污水中,没有孤独感的人,应该是可耻的,不能品味寂寞的人,也是可怜的。

    ⑨北方的莲,因为少雨,所以少了几分南方的温润,烈日下,阳光一动不动地照在湖面的荷叶上。耀眼的一点,一点,形成一片,那绿泛着白光,令人晕眩,蝉鸣给空气带不来一丝波动,有几分印象派的味道。恍惚间,有种迷路的感觉。

    ⑩我感觉不到风,风都来自远方,我因此而失望。

    ⑪一旁的凉棚给荷塘添了不少味道。远方一位友人打来电话,我走到凉棚里去接听,一边听一边看着那池塘里的莲,眯起眼睛想这位纯净的友人,似乎坚忍静处一隅的莲,他的坦然却也令我联想到委琐处世的“活命哲学”来,整日被“非如此不可”驱使。

    ⑫我尝试着不说话,看那些叶子。就这样默默感受着莲,无法躲避地触碰到了灵魂。心,高出那池浑水,高出天,那天然的魂灵无法将自己的心融入世俗的浑浊之中。每个孤独的灵魂都是高尚的。走近一朵静静盛开的莲花,记下它在这一刻里的姿态,它似乎在说:我就是在这样的污水里生长着,我就是这样安心苟且地咀嚼着属于我的这份孤独,直到你的到来。

    读    荷

    吴长忠

    世人皆爱荷,叹其美艳,赞其高洁。常常地,细细地品味荷花,我感觉荷花——也许只有荷花,达到了美而至圣的境界。

    圣和美无疑是人类所追求的价值体系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在人类感知自身及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人类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中,每一种形式都对应着一个核心概念,或曰核心价值。正如哲学之对应真,道德伦理学之对应善,法律之对应安,体育之对应力,圣和美则分别是宗教与艺术的核心概念。这个价值体系中的诸核心价值,在其最高境界则是相通的。其一例是高水平的体育竞赛不仅能引起人们对“更高、更快、更强”之趋于力的极限的赞叹,也能同时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即由核心价值“力”至核心价值“美”的渡溢。其另例如古希腊雕塑“断臂的维纳斯”,千百年来,面对这尊美得令人炫目的人体,没有人想过触摸或占有,她在人们的心底激起的是神圣的感觉,因为她的美而使人找到了一种近乎神圣的自信,这是由核心价值“美”至核心价值“圣”的升华。

    观诸四季花卉,或暗香清芳,明媚娇艳,或姹紫嫣红,百态千姿,实乃自然造化之精华。若自然界亦有核心价值体系,我相信“花”应居于体系之高端,正如“美”居于人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之顶层。

    然因四时花卉生长特征、自然品性之差异,给予欣赏主体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更何况欣赏主体亦有千差万别,作为同一个体的欣赏者在不同时空环境下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秋天品味菊花,我为其风节而感动,“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伟丈夫也。冬天品味梅花,我为其勇毅而击节。自知风寒侵凌,依然前行报春,真勇士也。春天品味牡丹,我为其气韵而赞叹。看那姚黄魏紫在春阳下绽放,在春风中摇曳,似将日月精华集于一身,纵情恣肆地展示着生命的高贵与艳丽。

    此花中三品,可赞可叹。然而细品其生命过程,止于在自然形态之美艳中展示其节其气,而未入由美至圣之境界。入此境者,唯有荷花。你看她自盈盈清水中拔节而出,在纤尘不染的绿叶间绽放,在暖暖夏晖中凋谢,生来默默,归去静静,不争不嚣,无艾无怨。在转瞬间开放,为夏晨染一片亮丽;又在转瞬间逝去,为午后添一层静穆。我曾多次守候荷塘,却从未见一片荷花落下,似乎她特意选择人们不经意时归去。那不知什么时候洒落在荷叶上的花瓣,却片片鲜嫩,似从清水中绽出的新的花朵。你再看那未曾落下的残荷,却依然在惠风中、在清水上、在绿叶间摇曳着,绽放着妩媚。此时,我为荷的美艳而炫目,为荷的神圣而感动。

    人生之匆匆犹荷花之来去。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生是否也能像荷花一样,在归来归去间这么幽寂这么静美呢?荷花以其整个生命过程的纯美臻至“圣”的境界,似乎也以至美的一生昭示着我们,引导着我们勠力前行。

    u4e0bu5217u5bf9u6587u7ae0u6709u5173u5185u5bb9u7684u7406u89e3u548cu5206u6790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201cu6ca1u6709u5b64u72ecu611fu7684u4ebauff0cu5e94u8be5u662fu53efu803bu7684uff0cu4e0du80fdu54c1u5473u5bc2u5bdeu7684u4ebauff0cu4e5fu662fu53efu601cu7684u201du6709u7740u6df1u523bu542bu610fuff0cu8bd5u6839u636eu81eau5df1u7684u7406u89e3uff0cu7ed3u5408u6587u610fu9610u91cau5176u542bu610fu3002
    u7ed3u5408u300au8bfbu8377u300bu5168u6587uff0cu6982u62ecu8377u82b1u201cu5723u800cu7f8eu201du7684u7279u70b9uff0cu5e76u8054u7cfbu73b0u5b9eu751fu6d3bu8c08u8c08u5982u4f55u501fu9274u8377u82b1u7684u54c1u6027u3002
    u8fd9u4e24u7bc7u6587u7ae0u548cu300au8377u5858u6708u8272u300bu90fdu5199u5230u4e86u8377uff08u83b2uff09u5858uff0cu90fdu5199u5230u4e86u8377uff08u83b2uff09uff0cu4f46u5728u6240u8868u8fbeu7684u601du60f3u60c5u611fu4e0au65e2u6709u76f8u540cu4e4bu5904uff0cu4e5fu6709u4e0du540cu4e4bu5904u3002u8bd5u6839u636eu81eau5df1u7684u7406u89e3uff0cu7b80u8981u5206u6790u8fd9u4e24u7bc7u6587u7ae0u5728u601du60f3u60c5u611fu4e0au7684u5f02u540c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词今译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根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深度鉴赏

    本诗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

    此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娴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的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三两章,从诗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是倒叙的。在章与章的联系上,第二章首句“静女其娈”与第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俟我”结构也相似,因此两章多少有一种重章叠句的趋向,有一定的匀称感,但由于这两章的后两句语言结构与意义均无相近之处,且第一章还有五字句,这种重章叠句的趋向便被扼制,使之成为一种佯似。这样的结构代表了《诗经》中一种介于整齐的重章叠句体与互无重复的分章体之间的特殊类型,似乎反映出合乐歌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历程。

    这两章生动地体现了诗人的“写形写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和谐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向前更进一步发展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意的递进,也与第一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画人物的恋爱心理首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

    诵读自测

    u5bf9u8fd9u9996u8bd7u7684u8d4fu6790uff0cu4e0d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5bf9u300au9759u5973u300bu8fd9u9996u8bd7u5185u5bb9u7406u89e3u6709u8bef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虞  美  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词令译

    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诵读自测

    u5bf9u8fd9u9996u8bcdu7684u8d4fu6790uff0cu4e0d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8bcdu4e2du4e24u6b21u63d0u5230u201cu6708u201du8fd9u4e2au610fu8c61uff0cu8fd9u4e2au610fu8c61u5728u8be5u8bcdu4e2du6709u4ec0u4e48u7279u6b8au542bu4e49u5417uff1f
    u8bcdu7684u6700u540eu4e24u53e5u201cu95eeu541bu80fdu6709u51e0u591au6101uff0cu6070u4f3cu4e00u6c5fu6625u6c34u5411u4e1cu6d41u201du8fd0u7528u4e86u4ec0u4e48u8868u73b0u624bu6cd5uff1fu4f53u73b0u4e86u8bcdu4ebau600eu6837u7684u611fu60c5uff1fu8fd9u6837u5199u7684u597du5904u662fu4ec0u4e48uff1f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u300au8bd7u7ecfu00b7u9759u5973u300bu7ed9u6211u4eecu5851u9020u4e86u4e00u4f4du7f8eu8c8cu7684u5973u5b50uff0cu5bf9u4e8eu5973u5b50u7684u7f8eu8c8cuff0cu8bd7u4e2du6709u4e24u5904u6bebu4e0du541du556cu5730u8fdbu884cu4e86u8d5eu7f8euff0cu8fd9u4e24u5904u5206u522bu662fu201cu201du548cu201cu201du3002
    u201cuff0cu201du662fu8bf4uff0cu5e76u4e0du662fu8351u8349u672cu8eabu7f8euff0cu800cu662fu56e0u4e3au7231u4ebau9001u7684u624du7f8euff0cu8fd9u662fu7231u4ebau53cau7269uff0cu79fbu60c5u4e8eu7269u7684u624bu6cd5u3002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