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19年6月1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长汀、宁化举行。500多名新闻工作者追循革命先辈的足迹,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路,重整行装再出发。近年来,多有记者、大学生、社会团体,发起再走长征路活动。根据你对长征的了解,说一说“再走长征路”有哪些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2 长征胜利万岁
  • 2. 选出填入横线上恰当的词语。

    ①保护川贝母野生资源,提高川贝母质量和产量,野生(抚育/抚养)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②一想到未来,她既憧憬,又,经常一个人在村口,思考自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彷徨/徘徊)

    ③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不堪设想/危如累卵),政权不保,哪里还顾得上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啊!

    ④侵略军进城后,大肆屠杀无辜百姓,连老人和婴儿也不放过,手段(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场面触目惊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2 长征胜利万岁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进入到这一大片原始胡杨林里——哪怕是仅只涉足于它的边缘,①      。它具有所有的原始事物共有的那种远避、拒绝的特性。它不想见谁,更不想被人探访和宣传。结果,这些特性反而加强了它的神秘感和诱惑力。

        经过长距离奔波的四台汽车已经出现在它的一侧。那些汽车风尘仆仆,撒满了大戈壁的干燥的沙尘。车上的人已经看见了这一片胡杨林,而且感到很近。

        终于,四辆汽车进入了胡杨林边缘。要想进入它的腹地似乎是不可能了,不过它的边缘已经足够让人领略。巨大的、苍迈的、奇形怪状的各种形态,使无语的胡杨仿佛有形有灵,仿佛这些千年、百年的原始胡杨除了不能移动、不能开口说话之外,一切都了然于心。

        千年的修炼果然能使树木成精怪么?不然为什么分明在树身之外已然具有了别的生灵的样子?像龙蛇盘踞的,似鹰鹤独立的;还有的像狗熊的背影,有的像骏马的惊立,有的干脆就是一只恐龙、一只海龟、一只鳄鱼、一只巨蜥……当然,还像人,像僧侣入定,像剑客远行,像几个人在一处密谋。

        它给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给了我们相当广泛的猜测可能性,②      , 只不过是“巨大的、苍迈的,奇形怪状的”胡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2 长征胜利万岁
  • 4. 最近,一部名为“低头人生”的动画短片在网络上爆红。短片以手机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夸张重现了手机在人们现代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下面这幅图片来自短片的片头。请为这幅图配诗或配文。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60 字。

    图片_x0020_790593117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2 长征胜利万岁
  • 5. 《大战中的插曲》中,加点字词表现了“我”的什么特点?这两段段意是什么?

        半天工夫,部队就派人把两个孩子送到了我的指挥所。我先起那个受伤的婴儿,到伤口包扎得很好,孩子安详地睡着,我嘱咐医生和警卫员,好好护理这个孩子,看看附近村里有没有正在哺乳期的妇女,赶快给孩子喂喂奶。那个稍大些的孩子,很讨人喜欢,我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吃。小孩子还挺有意思,开始不肯吃,我用水把梨冲洗了以后,她才接了过去。

        把两个孩子安顿下来,我让炊事员做了一盆稀饭,把那个稍大些的孩子拉在怀里,用小勺喂她,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拘束了。我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嗯嗯”地回答着。翻译在旁边说,她说叫“兴子”。我听这个名字差不多,像日本女孩子的名字,日本的女子很多都叫什么子什么子的。其实,这个小姑娘叫美穗子。她1980年来我国探望的时候,对我说,在日本话中,“兴子”的发音和“死了”的发音相近,当时她很小,问她叫什么名字,她不知道怎么回答,只知道说“妈妈死了”,翻译就由此认为她叫“兴子”了。

    图片_x0020_100001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2 长征胜利万岁
  • 6. 两个小孩子在指挥所停留期间,这个大一点的孩子一直跟着我,常常用小手拽着我的马裤腿,我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

    赏析《大战中的插曲》中的这句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2 长征胜利万岁
  • 7. 当然,这两个小孩子,根本不同于解除武装的俘虏。小孩子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八路军决不搞日本侵略军那一套。日本法西斯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不知杀害了我们多少无辜的群众,孩子、婴儿也不能幸免,惨无人道到了极点。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被俘士兵我们决不伤害,对日本人民我们不仅不伤害,还要尽最大力量给予爱护和照顾。请概括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内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2 长征胜利万岁
  • 8. 分析划线句段起什么作用。

        我们将两个小女孩送交给日军后,他们还回了信,说八路军这样做,他们很感谢。

        自从送走了两个孩子之后,这些年来,每逢想起这件事,还常常为她们担心。烽烟四起,兵荒马乱,不知两个小姑娘当时是否安全回国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2 长征胜利万岁
  • 9. 《大战中的插曲》中,作者在回忆故事的同时,第3段和第7段回忆了自己当时的一些想法或思想活动,第8段插入了关于日本军队的残忍和中国军队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对比议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和好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2 长征胜利万岁
  • 10. 文章《大战中的小插曲》中,全文引述了“我”当时写给日军的一封信,占用了较大篇幅,将这封信的内容删除好不好?为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2 长征胜利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