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以下的问题
儒家学派的孔子一生“修身”,他主张并践行的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成为儒家对后世的遗嘱 只要是中国人,即使不通文墨,甚至____________,也乐于被人称为君子,而绝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
其实,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孔子一辈子下来,“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孔子十余年奔走于一个个政治集团之间,并无成效 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齐家”也成了一种______________ 最后,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修身” 因此,他真正实践了、可让别人信赖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 ( ),没想到,竟变成了终点 不错,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 因为与人人有关,所以能够代代感应,成为有效遗嘱
做君子,不做小人,这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它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______________,然后见贤思齐,产生对______________的向往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身”、锻铸人格的过程,而“即时打造、批量生产”的“君子”,肯定名不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