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释其耒而守株          论世之事,为之备
    B: 兔不可复得,而身宋国笑           厚者戮,薄者见疑
    C: 郑为亲己           乐羊我故而食其子之肉
    D: 郑人有买履者         其子而食之,谁不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同步练习
  • 2. “既以非之”一句中的通假字是,它的意思是

    “天下之难物于故也”一句中的通假字是,它的意思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同步练习
  • 3. “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一句的句式类型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同步练习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课文用了大量的典故,这些典故是如何运用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同步练习
  • 5.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行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你对“兼相爱,交相利”有何看法?也可以谈谈它给你的启迪。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同步练习
  • 6. 下列句子中的“为”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B: 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
    C: 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D: 乃今得之,为予大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同步练习
  • 7. 下列加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
    B: 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C: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
    D: 揖御寇而进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同步练习
  • 8. 下列对文中加线的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家主相爱则不相篡 篡:掠夺
    B: 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 贼:残害
    C: 诈不欺愚 愚:愚蠢
    D: 是以仁者誉之 誉:称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同步练习
  • 9. “破碎乱行”一句中的通假字是,它的意思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同步练习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下,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毂。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
      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中行寅染于藉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智伯摇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礼。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下面的两个文言语句该怎样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

    ②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