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把下面的新闻报道改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新华社杭州7月9日电(记者朱涵、张乐) 首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9日在杭州闭幕。

    来自海内外的400多位华人遗传学家齐聚一堂,74位知名专家在会上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分享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其中半数以上的研究成果将会首次对外公布。

    大会为期3天,共设置了“医学和人类遗传学”“全基因组相关分析”“线粒体生物医学”“动物遗传学”等众多主题进行学术讨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1课《我心归去》同步训练
  •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清洁能源发展,业界专家均表示,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引人注目
    B: 韩少功的散文《我心归去》哲理性很强,把人与故乡的关系阐发得十分透彻,很多说法非常有新意,真可谓别具匠心
    C: 西安市长安区一家宾馆内,发生了一件耸人听闻的杀人碎尸案,死者是一名男性,48岁的郭某被认定为犯罪嫌疑人。
    D: 因饮水机行业发展过快,而相关部门监管乏力,饮水机市场出现大量鱼目混珠的现象,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1课《我心归去》同步训练
  • 3. 仿照课文《我心归去》原句写几个排比句,写出故乡的特点。

    原句: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仿句:但是,我的故乡却有,有,有,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1课《我心归去》同步训练
  •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萍漂四方的游子________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②我的故乡没有________酥骨的都会,没有________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________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A: 无论    繁华    静谧    幽深
    B: 尽管    静谧    幽深    繁华
    C: 无论    繁华    幽深    静谧
    D: 尽管    繁华    静谧    幽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1课《我心归去》同步训练
  • 5.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

    想北平(节选)

    老舍

    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象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象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u8bf7u7528u81eau5df1u7684u8bddu5199u51fau7b2cu4e00u6bb5u4e2du52a0u7ebfu7684u201cu6b64u201du6307u4ee3u7684u5185u5bb9u3002

    u7b2cu4e8cu6bb5u5f00u5934u5199u201cu6211u771fu7231u5317u5e73u201duff0cu4e3au4ec0u4e48u63a5u7740u5199u201cu6211u201du600eu6837u201cu7231u6211u7684u6bcdu4eb2u201du3002

    u4f5cu8005u5728u6587u4e2du53cdu590du8bf4u201cu6211u8bf4u4e0du51fau201du201cu53eau662fu8bf4u4e0du51fau800cu5df2u201du201cu53efu662fu6211u8bf4u4e0du51fau6765u201duff0cu8bf7u4eceu7ed3u6784u548cu5185u5bb9u4e24u65b9u9762u7b80u6790u8fd9u6837u5199u7684u4f5cu7528u3002

    u8bf7u8d4fu6790u6587u4e2du753bu7ebfu7684u53e5u5b50uff1au9762u5411u7740u79efu6c34u6ee9uff0cu80ccu540eu662fu57ceu5899uff0cu5750u5728u77f3u4e0au770bu6c34u4e2du7684u5c0fu874cu86aau6216u82c7u53f6u4e0au7684u5ae9u873bu8713uff0cu6211u53efu4ee5u5febu4e50u5730u5750u4e00u5929uff0cu5fc3u4e2du5b8cu5168u5b89u9002uff0cu65e0u6240u6c42u4e5fu65e0u53efu6015uff0cu50cfu5c0fu513fu5b89u7761u5728u6447u7beeu91ccu3002

    u4f5cu8005u5728u7ed3u5c3eu8bf4u201cu4e0du518du8bf4u4e86u5427uff0cu8981u843du6ceau4e86u201duff0cu201cu8981u843du6ceau4e86u201du5305u542bu4e86u54eau4e9bu60c5u611fuff1fu8bf7u7ed3u5408u8bfeu6587u4f5cu7b80u8981u7684u5206u6790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1课《想北平》同步练习
  • 6.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题

    前方

    曹史轩

        ①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

        ②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③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几乎是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今天,我们在电视上,总是看见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然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前方在召唤着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其实,人类的祖先也在这迁徙中度过了漫长的光阴。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

    家,甚至是远行。

        ④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⑤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飞。因此,人类自从有了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圈,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

        ⑥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⑦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一一形而上一点说。因为,即便是终身束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内心深处,许多人仍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⑧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像: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也出现过这种拥挤的汽车。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盘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我们把这种具体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⑨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迭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颛,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速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⑩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1】本文是由摄影作品《前方》引发联想而写的“摄影散文”。文中“一辆破旧的汽车”、“坐在车上的人们”、“手托下巴”的男子都是摄影图片中的形象。

    u6839u636eu6587u7ae0u5185u5bb9uff0cu6982u62ecu4ebau7c7bu79bbu5bb6u8fdcu884cu7684u56dbu4e2au539fu56e0u3002

    u8bf7u5bf9u6587u7ae0u7b2c9u81eau7136u6bb5u7684u4f5cu7528u4f5c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u6587u7ae0u4e2du753bu7ebfu2460u2461u5904u7684u201cu524du65b9u201du5206u522bu6307u4ec0u4e48uff1f

    u4f9du636eu6587u7ae0u7b2c7u81eau7136u6bb5u7684u5185u5bb9uff0cu6982u62ecu2461u5904u201cu524du65b9u201du7684u7279u70b9u3002

    u8fd9u7bc7u6587u7ae0u501fu52a9u4e30u5bccu7684u8054u60f3u548cu60f3u8c61uff0cu6269u5c55u4e86u4f5cu54c1u7684u827au672fu7a7au95f4uff0cu589eu5f3au4e86u8868u73b0u529bu3002u8bf7u7ed3u5408u6587u672cuff0cu4eceu4e24u4e2au65b9u9762u5bf9u6b64u8fdbu884cu5206u6790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4课《前方》同步练习
  • 7. 下列对课文主要句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更令人满意开怀啊!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十八岁和其他》)——作者认为父子关系应该是挚友加知己的关系,这才是父子关系中的最高境界。
    B: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沁园春·长沙》)——“击”字形象地写出了雄鹰矫健的身姿,“翔”字生动地描绘了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自如的神态。
    C: 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我心归去》)——作者用一个夸张了的细节对孤独与无聊进行描写,表现了身处异地他乡的空虚寂寞之情。
    D: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前方》)——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因为只有离开家,向着理想的目标走向前方,心灵才能有所依靠和寄托。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也是文章的文眼。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4课《前方》同步练习
  • 8. 下列对课文文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心归去》:“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一句是说人对故乡的“失望”其实是对故乡繁荣昌盛的期望,这种期望会成为对故乡奉献的动力。
    B: 《乡土情结》:“我们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这里作者对乡土情结作了新的阐释,人已不能为家所累,但人又应该永远拥有自己的家,既走向开放,又会有心灵的归宿,这才是新时代的乡土情结。
    C: 《前方》:“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这里的“家”并不是指“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类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
    D: 《前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一句,是本文的文眼,这里的“离家”实质上是一种理想的召唤,也可以理解为对家的背叛与放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4课《前方》同步练习
  • 9.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憔悴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4课《前方》同步练习
  • 10.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作为爱国诗人,闻一多的确是独特的,正是如此,朱自清对他的评价才显得如此具有洞察力。
    B: 中国剪纸的题材有经史故事、神话、风俗人情……等等,真是包罗万象。
    C: 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速度本身也在“运动”着,即变化着。
    D: 太苦的笋难以入口,微苦则亦别有风味。如食苦瓜、苦菜、苦酒,并不嫌其味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5课《今生今世的证据》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