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国志》《柳河东集》《边城》作者各为陈寿、柳宗元、沈从文。
    B: 李贺、李煜、李清照三位分别是我国唐代、南唐和北宋初期著名诗人、词人。
    C: 剧本《奥赛罗》、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儒林外史》的作者分别是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罗曼·罗兰和中国的吴敬梓。
    D: 小说《红岩》《红与黑》《伤逝》的主人公分别是许云峰、于连、涓生和子君。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边城》同步练习
  • 2.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 , 大加赞赏。
    B: 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要追本溯源 , 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C: 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 , 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病来了。
    D: 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边城》同步练习
  • 3. 下列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湖北智将在本届全国智运动会上的表现,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被寄予厚望的洪智、汪洋无缘男子象棋个人、团体冠军;但是在桥牌赛场湖北队夺得男女个人赛两项桂冠。
    B: 我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C: 李白举杯邀明月,其实是一个单向的行为,月亮不可能有回应,不过还好,明月给了李白影子,让李白还可以形影相吊 , 这仍是值得庆幸的。
    D: 在中国经济政治等硬实力渐强之时,有种叫做文化的软实力在渐渐被日益增加的高楼大厦所掩埋,被席卷而来的“日韩潮流”所冲淡,如濒临灭绝的物种般朝不虑夕 , 苟延残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边城》同步练习
  • 4. 《无题》诗中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的诗句: ,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边城》同步练习
  •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④②①⑤⑥③
    B: ③②⑥⑤①④
    C: ②⑥⑤①④③
    D: ③①⑤②⑥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边城》同步练习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
    B: 刚开始,他们靠出发时自带的食品、矿泉水、方便面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发烧等症状。
    C: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射雕英雄传》多次被改编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成为金庸武侠小说中“触电”次数最多的作品。
    D: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终于使他醒悟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边城》同步练习
  • 7.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徨(páng)      租(lìn)       执(niù)      叱风云(chà)
    B: 伤(chuāng)    追(dào)      目(zhǔ)      婆起舞(suō)
    C: 样(mó)        横(gèn)      游(shuì)     殒身不(xù)
    D: 开(pì)        漫(shuò)      大(xià)      乎不同(jiǒng)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边城》同步练习
  • 8. 《无题》诗中的千古名句,又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的诗句:

     ,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边城》同步练习
  • 9.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父爱在我的名字里

    金 翔

    我一直很羡慕那些从小就得到父爱并懂得父爱的人。

    因为我对父爱的认识是经过漫长的恨才转化而来的。

    我的名字不是父亲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特意请来乡里一个挺出名的算命先生,得知我五行缺金,又因为父亲希望我长大有出息,能够跳出穷山村,于是算命先生便给我掐出这样一个名字:金翔。然而,就因为这个名字,我的童年很孤寂——小伙伴们常玩的“打仗”的游戏,是不会让我加入其中的——他们会咬文嚼字般地称:金——翔,今天要投降,多不吉利呀!于是就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晾在一旁。

    那种感受父亲是顾及不到的。也不知父亲是没进一天学堂,还是成天忙于繁重的农活却仍无法脱离贫困,而造成他长年阴沉着脸和暴躁的性情,加上那望子成龙的心切,便构成他对我独特的管教方式——娃儿的出息是骂出来打出来的!而我对父亲的恨,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领教中,不断加剧加深的。

    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一口气冲上山顶,哭了,——不是为自己十年寒窗所获的美好前途,成为全村羡慕的第一个大学生,而是为自己终于脱离父亲的管制,实现不想见到他的梦想!所以,对向来节俭的父亲大办酒席,忙着招待前来祝贺的乡亲的那个劲儿,不屑一顾;所以,在冲出家门的时候,我是那样急急迫迫而义无反顾,一点儿不顾及父亲的黯然神伤……

    在省城念书的前两年,我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认真给父亲写过一封信,就连每次收到他托人寄来的生活费,也只是应付性地写上“钱已收到,勿挂念”的类似的短语。直到大三那年,直到父亲托人给我写来一封书信时,我的灵魂和良知才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动,我才开始懂得该如何去咀嚼和阅读自己生命中一再忽略的、仇恨的那份沉重的父爱——

    信是父亲找上初中的小侄子写来的,没什么要紧事,只是问我好不好而已。可信写了满满几页,只因小侄子详细地讲明父亲来信的原因,说是父亲那晚做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吃馍,拿起来刚咬了一口,两颗大牙就莫名其妙地没了,一看呢,馍上一片血红,牙都粘在上面……惊醒之后,父亲便再也睡不着了。于是天刚亮就找小侄子写信。而这一切呢,仅仅因为老家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是梦见大牙掉是要死亲人的。而父亲首先想到的是他离家在外求学的儿子。

    读到这里,我对迷信的父亲的所为,嗤之以鼻,甚至愤然。最后,小侄子讲了一个令他惊讶不解的事,说他就在铺开纸,提笔欲写时,却因一时记不起我的大名而猛然顿住了,结果遭到父亲的训斥:“亏你狗崽子还念这么多书,记性也恁赖,叫——金翔。”“金——祥”于是小侄子一边念叨一边写在纸上。“写错了!写错了!……”小侄子说当时父亲望着他刚写下的名字大声喊着,紧接着,从他手里夺过笔,在纸上硬邦邦地写下“金翔”两个字后,讷讷地告诉他:“我这一辈子只识这两个字!小侄子说他当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说,要知道,全村人都知道二爷他老人家一字不识,包括他自己的名字呀!

        ——因为这就是父爱!除了父爱,便再无法解释这种奇异而真实的现象!那一刻,我那对父亲的恨包裹着而变得无知、粗砺与麻木的灵魂,被深深地灼痛了,苏醒了!我禁不住地泪流满面,双手捧着书信、朝着家乡,蓦然跪下——向父亲,向我那一生付出了大爱却得不到理解、更别说回报的父亲,忏悔,忏悔……

    u8bf7u6982u62ecu6587u4e2du201cu6211u201du5bf9u7236u4eb2u60c5u611fu7684u53d8u5316u8fc7u7a0bu3002


    u201cu6211u4e00u76f4u5f88u7fa1u6155u90a3u4e9bu4eceu5c0fu5c31u5f97u5230u7236u7231u5e76u61c2u5f97u7236u7231u7684u4ebau201du4e00u53e5uff0cu5728u6587u4e2du7684u4f5cu7528u662fu4ec0u4e48uff1f


    u6587u4e2du7236u4eb2u7684u54eau4e9bu884cu4e3au8868u73b0u51fau4e86u5bf9u201cu6211u201du7684u6df1u6df1u7684u7231?u8bf7u6982u62ecu4f5cu7b54u3002


    u6587u4e2du7684u7236u4eb2u8ba4u4e3auff1au201cu5a03u513fu7684u51fau606fu662fu9a82u51fau6765u6253u51fau6765u7684u3002u201du8bf7u5c31u4ed6u7684u8fd9u79cdu7ba1u6559u5b69u5b50u7684u7406u5ff5u65b9u6cd5u8c08u8c08u4f60u81eau5df1u7684u770bu6cd5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边城》同步练习
  • 10. 《夜雨寄北》一诗中虚写,表示想象团聚的诗句: ,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边城》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