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学的形成可以说是宋代最为重要的历史特征之一,然而到了近现代,理学竟然成为最为人诟病的文化传统。宋代理学家们提倡的“节孝”观念,其实并不是他们首创的。至少从汉代以来,国家政府都曾经对社会上的节孝行为进行过表彰和奖励。到了宋代,一方面,政府基本上延续了历代政府对旌表节孝的重视;另一方面,理学家们为强调士大夫应注重气节的道德标准,对“节孝”观也做出了更明确的表述。然而直至宋元时期,国家政府对于旌表节孝的行为,更多的是停留在倡导个案“典型”的层面上。有学者把明代以前到明代的旌表贞节行为的演变过程,形象地描述为“由典范到规范”。典范是由倡导所致的,而成为规范则必须要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化设计来加以保障和推行。明代在固定的审核标准下,对来自全国各地大量的旌表案件,予以定期、集体和分类处理,从而形成了明代旌表节孝的制度化、规律化和等级化,乃至演变至激烈化的特质。

    与这种制度政策相伴而行的是以朱熹为核心的理学成为明代政府所认可、推行的政治意识形态范本,这就促使明朝的许多士大夫从理学的角度来诠释和欣赏政府的旌表节孝制度。这样,明政府所推崇的节孝行为,就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政策,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道德的教化行为。在制度与教化的双重作用下,明清时期的节孝行为,越来越出现违反人性的激烈化特质。《儒林外史》中所描述的父亲眼看着女儿自尽殉夫并大赞“死得好”的故事,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并不罕见。在朱熹悟道、传道的福建地区,清代竟有胁迫寡妇殉节的风气。

    “孝道”本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但是经过明清时期的制度化推进之后,也在不同程度上走上了泛政治化的极端道路。在上层统治者眼里,孝道的体现就是臣下的“死忠”,所谓“以孝治天下”,实际上就是令天下服从一尊。就一般士庶之家而言,争取“孝行”的褒奖可以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实际利益。正因如此,为博得孝名而导致明清时期惨无人道的“割股疗亲”行为盛行,显然也是政府对于“节孝”制度化与教化灌输的后果。

    宋代理学所倡导的“节孝”,更多的是强调士人自身的道德气节与行为准则,而到了明清时期,经过专制政府的制度化、规范化之后,传统的“节孝”观被引入激烈化的歧途。特别是随着明清时期皇权专制体制的强化和官僚阶层奴庸化的加剧,朱子及理学家们所提倡的勇于坚持士人气节的义理观,基本上成了政治上的一种“摆设”。而某些部分被强调而形成制度化的诸如“贞节”“孝道”等观念,则根据统治者的需求而经过了新的改造和诠释。正因如此,对宋代朱子及其他理学家们所倡导的“义理”“气节”等命题所蕴含的道德价值,我们应重视并加以继承。

    (摘编自陈支平《朱子学·理学: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

    u4e0bu5217u8868u8ff0uff0cu4e0eu672cu6587u610fu601du4e0du76f8u7b26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0bu5217u5404u9879u4e0du80fdu4f53u73b0u53d7u5b8bu7406u5b66u5f71u54cdu8fddu53cdu4ebau6027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0bu9762u63a8u65adu4e0eu672cu6587u89c2u70b9u76f8u7b26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小说虽系叙述里巷杂事、民间琐闻,而且往往杂以神怪    , 但它所叙述的杂事琐闻,正是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之真实的形象,它是最真实的一种史料,只有我们去掉其中所含的滑稽、歪曲的成分。剧本的性质与小说亦同。因为任何文艺作家不论他驰骋其冥想至如何

         的程度,他总不能飞到未来世界中去,当其    , 总不能脱离其所处的环境,因而不知不觉遂将当时的社会状况描写出来。梁启超说:“《水浒传》中鲁智深醉打山门,固非事实也,然元明间犯罪之人,得一度牒,即可以借佛门作逋逃薮,此却为一事实。《儒林外史》中胡屠户之奉承新举人女婿,固非事实也,(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小说剧本里____,只要我们有工夫去搜求,则在任何小说、剧本中都可以找到最好的史料。

    u4f9du6b21u586bu5165u6587u4e2du6a2au7ebfu4e0au7684u8bcdu8beduff0cu5168u90fd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   )
    u4e0bu5217u586bu5165u6587u4e2du62ecu53f7u5185u7684u8bedu53e5uff0cu8854u63a5u6700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   )
    u6587u4e2du753bu6a2au7ebfu7684u53e5u5b50u6709u8bedu75c5uff0cu4e0bu5217u4feeu6539u6700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3. 下列句子中说法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贾宝玉和甄宝玉对话中说:“世兄谬赞,实不敢当。弟是至浊至愚,只不过一块顽石耳, 何敢比世兄品望高清,实称此两字。”
    B: 《红楼梦》第十八回 “贾妃看毕,称赞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C: 萧云仙道:“小弟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前日奉读老先生怀古佳作,所以特来拜谒。”(《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D: 那两位记者都说:‘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明天早晨定会驾临府上聆教。’便转身向方先生恭维,陪着一路走出车站。(《围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典型人物,作为文艺场域的核心叙事载体,往往是作品是否能切中人心,成为经典的重要“法门”。

    典型人物未必一定要积极正派,很多性格复杂甚至形象负面的典型人物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迹。鲁迅笔下的阿Q,《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这些典型人物常常是我们自身性格缺陷或精神缺失的浓缩展示,震撼与可笑之余,也为我们的人生敲响了鞭策的警钟。但典型的意义,不只在惩恶,更在扬善。为世道人心注入温暖的正能量,指出积极的方向,这更是塑造典型人物的价值和使命。

    典型人物也不一定要“高大上”,很多平凡的小人物往往有着更为典型的价值光辉。来自身边的感动,常会引发更深的敬意。每年中国的“感动人物”评选都不乏平凡人的身影,我们从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中感受到爱的温情和奉献的可贵。

    典型人物的塑造,切忌千篇一律,许多作家苦恼于没有生动的事例和创新的写法。事实上,要写好典型人物的故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简单。最重要的,还是要真正深入生活,要有认真观察生活的慧眼和发自心底的感动。只有动过真情,才可能融情于笔端,让读者感受到深切的触动;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找到生动鲜活的人物素材,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故事细节。

    (节选自《典型诚可贵》,有删改)

    u7ed3u5408u5168u6587uff0cu7b80u8981u6982u62ecu5178u578bu4ebau7269u7684u7279u70b9u3002
    u4f5cu8005u4e3eu963fQu548cu8303u8fdbu7684u4f8bu5b50u6709u4ec0u4e48u4f5cu7528uff1f
    u5728u5851u9020u5178u578bu4ebau7269u65f6uff0cu5982u4f55u907fu514du5343u7bc7u4e00u5f8bu7684u73b0u8c61uff1f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5. 整本书阅读《儒林外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儒林外史》中,严贡生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B: 张铁臂,曾在娄家人头会事件中骗取娄式兄弟钱财。此后,他以张俊民的身份,出入天长杜府,后被蓬公孙“看破了相”。
    C: 牛浦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嫁与他做妻。但后来却恩将仇报,撇下妻子。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竟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D: 周进,五河乡下人,是一个秀才,当了兴贩行的行头。因说假话,在虞华轩家饿了一顿肚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6.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和鲁滨逊一样,都是充满冒险精神的航海开拓者。
    B: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是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开始。参加这次行动的共有八个人:晁盖,宋江,刘唐、阮氏三兄弟、公孙胜,白胜。
    D: 《简·爱》中的简·爱出身贫寒,从小就极具反抗精神。她毕业后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最终以独立的人格和勇敢的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金瓶梅》虽然有许多缺点,却在有明一代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奇书”。
    B: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它可与意大利的薄伽丘、西班牙的塞万提斯、法国的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抗衡。
    C: “讽刺小说”与“谴责小说”主要的区别是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的描写比较夸张,对社会的态度更激愤痛恶,对人物毫不留情;后者的描写比较含蓄,对社会的态度比较客观公允,对人物有所体贴。21世纪
    D: “三言”是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虽然是短篇小说,但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8.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9. 选出文句与出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   )

    ①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②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内心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③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④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心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A: ①《儒林外史》
    B: ②《水浒传》
    C: ③《三国演义》
    D: ④《红楼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10. 请选出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B: 我国“四大名著”是:《西游记》《儒林外史》《水浒传》《三国演义》。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本文选自《羊脂球》。
    D: 《马说》是韩愈的代表作,本文旨在揭露封建统治者昏庸愚昧,埋没人才,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的悲愤心情。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