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面有关中国小说发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小说”, “志怪小说”主要有干宝的《搜神记》,王嘉的《拾遗记》,而“志人小说”主要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B: 到了唐代,出现了故事性加强,叙事上超过历史叙事的“唐传奇”。例如《李娃传》《柳毅传》《莺莺传》等。
    C: 明代有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D: 清代的 《儒林外史》是文言小说的高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 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范进、孔乙己等一大批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C: 鲁迅的《风筝》一文,有对小兄弟放风筝的粗暴干涉,有对“精神虐杀”的自我反省,也有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
    D: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记载了痛苦和磨难造就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丰功伟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 , 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 , 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 , 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①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②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③时文:明清时指八股文。④悢悢(liàng):悲伤。⑤橐(tuó):盛物的袋子。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学官弟子员①。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②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③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④,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矣。盖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⑤,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①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②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③时文:明清时指八股文。④悢悢(liàng):惆怅,悲伤。⑤橐(tuó):盛物的袋子。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5. 对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部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别林斯基曾经把艺术典型称为“熟识的陌生人”,这是一个十分形象的概括。奥赛罗、唐吉诃德、葛朗台、保尔•柯察金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中的许多艺术典型,都是“熟识的陌生人”,是独特的“这一个”。

    A: 奥赛罗: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的主人公。
    B: 唐吉诃德:德国作家塞万提斯的“戏拟骑士小说”《唐吉诃德》的主人公。
    C: 《三国演义》: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D: 《儒林外史》: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6.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 谦辞:家君、在下、愚见、寒舍
    B: 法国:莫泊桑、普希金、法布尔、都德
    C: 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D: 律诗:《游山西村》、《春望》、《木兰诗》、《钱塘湖春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7.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B: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8.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窦娥冤》是一出元杂剧,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
    B: 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礼》已经失传,其他五部称“五经”。
    C: 我国的四大古典小说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西游记》。
    D: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大型综合丛书,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所以称“四库”。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足球是当今世界参与人数和传播范围最广的体育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深受世界各国民众喜爱。
    B: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C: 一味使用别人的话语体系解释自己,结果往往自我曲解,能否说好故事,让别人理解自己,关键在于找到适合的话语体系。
    D: 承载着无数人童年记忆的蓝精灵再度成为热点,影片《失落的村庄》将以全新的动画形式,讲述可爱的蓝精灵与邪恶的格格巫斗智斗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生,性复豪爽,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 , 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或冬日苦寒,无酒食,邀同好五六人,乘月出城南门,绕城堞行数十里,歌吟啸呼,相与应和。逮明,入水西门,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是,为之“暖足”。余族伯祖丽山先生与有姻连,时周之。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 , 缘此,所遇益穷。与余族祖绵庄为至契,绵庄好治经,先生晚年亦好治经,曰:“此人生立命处也。”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又七日而先生殁矣。先数日,以囊中余钱,召朋友酣饮。醉,辄诵樊川“人生只合扬州死”之句,而竟如所言,异哉!先生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论曰: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选修《儒林外史》